◇◇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为什么指责我的人越来越多   ——方舟子访谈   我从来不认为科学是万能的,恰恰相反,我在许多文章中都指出了科学的局 限性……那些说我主张“科学是万能”的人,没能举出任何的证据,纯粹是栽赃、 泼污水。我只不过认为没有科学是万万不能的。   外滩记者 张嫣/报道   《外滩画报》2005.3.24.   最新一轮的关于方舟子的讨论后,《外滩画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正在美国的 方舟子本人。采访主要就方舟子被批判最多的“强科学主义”以及“暴力文风” 等问题展开。以下是采访实录。   国内主流媒体的科学素养普遍不高   《外滩画报》(以下简称“外滩”):对于辞去《新京报》专栏作家你觉得 遗憾嘛?   方舟子:不觉得遗憾。我已经担任着四家报刊的专栏作家(《环球》杂志、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北京科技报》、《时代人物周报》),写作任务 本来就已经很繁重,后来再答应担任《新京报》专栏作家本来就很勉强,对《新 京报》的编辑也不了解,本来就有疑虑。他们既然对我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搞 小动作拿我的文章当靶子,又不许我反驳,那么不再与之打交道,就是必然的结 局。   国内主流媒体的编辑的科学素养普遍不高,本来不太适合展开科学问题的讨 论,但是,如果要组织讨论的话,那么不管报纸本身的立场如何,至少应该做到 程序上的公正,公平地对待参与讨论的双方,实际上不管讨论什么问题,都应该 采取这样的态度。   《外滩》: 你觉得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和在新语丝等网站上发表是否有区别?   方舟子:有很大的区别。   主流媒体是公共媒体,应该持中立、客观、多元化的立场,反映不同的声音, 而新语丝网站只是一个同人网站,在许多问题上,例如在对待反科学、伪科学、 学术腐败的问题上,我们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倾向性。如果我们要组织讨论某个问 题、某种现象,我们仍然会做到程序上的公正,即使是被我们批评到的人,也给 他辩解的机会。   我只不过认为没有科学是万万不能的   《外滩》:你认为“科学是万能”的吗?对于一些文哲史领域的学者开展 “科学文化”的讨论怎么看?   方舟子:我从来不认为科学是万能的,恰恰相反,我在许多文章中都指出了 科学的局限性,比如最近刚刚给《中国青年报》的专栏写了一篇《科学不是神 话》。那些说我主张“科学是万能”的人,没能举出任何的证据,纯粹是栽赃、 泼污水。我只不过认为没有科学是万万不能的。   那些“科学文化人”,其实是反科学文化人,要自立个山头反科学,对科学 因无知而恐惧,由自卑而自傲,进而狂妄,以科学导师自居,自认为比广大科学 工作者更懂科学,要引导、限制科学的发展。但因为他们水平实在太差,根本经 不起别人的批评,一开始对别人的批评还做出不屑一顾的样子,现在则发展到靠 栽赃、造谣撑门面了。   《外滩》:如果有“文科生”、“外行人”、“非专业媒体”的人士指出你 文章中的“科学”问题,你会认真回应吗?有人指出你有“专业自傲”,你怎么 看?   方舟子:这要看指出者的态度如何,以及指出的问题是否有一定的代表性, 或是否可能误导读者。如果我认为值得回应,而指出者的态度很认真,我也会认 真回应。如果指出者的态度很傲慢乃至是抱着败坏我的专业名声的动机的,我也 会反弹回去,如最近对待《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就是如此。   谁的“语言暴力”?   《外滩》: 你在打假和反腐的事业上做出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现在也有 越来越多的网友在网上指责你“断章取义”、“语言暴力”,你认为这是对你的 诽谤吗?你对这种指责有没有进行过回应?   方舟子:从我在1993年上网发表文章开始,这样的指责就不绝于耳,如 果你觉得现在怎么指责的人越来越多,我想是因为我的活动涉及了越来越多的人 的直接或间接利益,并不奇怪。   如果认为我“断章取义”、“语言暴力”,那么就应该有根有据地具体论证 我是如何“断章取义”、“语言暴力”,但是这么指责的人,却从来没有做过任 何有根有据的论证,只是随意下个结论,给我扣个帽子,这种做法,本身恰恰是 “语言暴力”。   如果是抱着败坏我的名誉的目的的,当然是对我的诽谤。对此,我在许多场 合都作过回应。不能因为我揭露骗局、批评别人不留情面,就说我“语言暴力”, 关键在于是不是有证据、合逻辑。   我可能受到了鲁迅的影响   《外滩》:你经常参与各界的论战,有时候每天都要写“战斗”檄文,甚至 面对人身攻击,你觉得疲倦吗?   方舟子:我十余年来一直如此,早就习惯了,不觉得疲倦,以后也不会。只 是有时候会觉得花那么多时间干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甚至有风险还要被误解、受 污蔑的事不值。   《外滩》:你把鲁迅先生当作偶像,你最欣赏先生哪一点?你从他身上学到 最多的是什么?你对有人称你为“网上鲁迅”怎么看?   方舟子:我最欣赏的是鲁迅先生以博爱的精神、超人的姿态对中国社会所做 的最深刻的剖析和对黑暗势力进行的最无情的攻击。   在理性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人生哲学、疾恶如仇的性格、不留情面的文风 这些方面,我可能受到了鲁迅的影响,但是我没有鲁迅的文学天才、国学大师风 范和社会洞察力,而在科学素养、思辨推理能力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方面我自认 为强于鲁迅,把我们两人做简单的对比是不妥的,称我为“网上鲁迅”更是愧不 敢当。   《外滩》:有网友说:“10年前的方舟子,是单纯的;5年前的方舟子, 是激情的;现在的方舟子,是暴戾的。谁知道5年之后,10年之后会怎样?” 你怎么看这位网友的评论?   方舟子:这种自以为是的说法很可笑。此人显然从未在生活中与我有过接触, 也没有通读过我的文章。   十几年来虽然我做的事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理想、性格和作风是从来 没有变过的,以后也不太可能会有根本的转变。   有的人后来对我的看法发生改变,是因为我做的某件事不合其胃口或触及其 利益,而不是我人发生了变化。   比如在5年前,如果你在中国科大师生中做个调查,恐怕是人人对我赞赏有 佳、以有我这样的校友自豪,但自从我揭了几起中国科大学术腐败案后,许多中 国科大师生就会说我变得“暴戾”了。   ■ 人们是否应该敬畏方舟子   外滩记者 张嫣/报道   方舟子不干了。   2005年3月3日,方舟子在新语丝网站上发表《致〈新京报〉编辑:究 竟是谁背着良心在说话?》一文,指责《新京报》拿其文章“当靶子”,并声明 辞去该报的专栏作家之职。   此事缘起于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春节前在《环球》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 章标题叫《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由此引发了“人应否敬畏大自然”大讨论。 方舟子也参与其中,以“‘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为主要观点先后在《新京 报》发表三篇文章。之后,因对《新京报》处理其文章的方式有异议,最终演化 为本文开头所述的事件。   对此,《新京报》一位部主任告诉记者,所以让方舟子“感到不满”,是因 为许多同仁觉得方的文风过于情绪化、绝对化,与该报的风格不和谐。   据新语丝网站提供的资料称: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 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现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94年创办第一份 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近10年来,他撰文驳斥过各界人士,论战跨越 区域之大,种类之多让人咋舌。   战事既多,结怨亦多。   最为极端的是2004年12月5日审结的方舟子诉上海社科院主办的《探 索与争鸣》杂志侵犯其名誉权一案,这场历时一年多的官司,最终以《探索与争 鸣》向方舟子道歉而告终。   但是,网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给他加上“科学打手”、“痞子”、“伟光正” 等污辱性的绰号。   “简单二分”的“强科学主义者”   综观方舟子的多次论战,其最基本的观点或出发点是崇尚“科学”。对自己 所认定的“反科学”、“伪科学”、“反对反伪科学”的人士,方舟子从来毫不 犹豫地猛烈抨击。   也许正因如此,在方以一系列科学论战取得日益显着的影响和声望的同时, “科学主义的傲慢”也成为他被批判最多的一点。喜之者誉其为科学卫士,不喜 者詈其为科学卫道士。问题在于对“科学”的标准如何认定,以及对“科学”本 身的反思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反科学文化人”事件。2002年11月,北大科学传播中 心举办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会上提出对“科学主义”以及科学文化的定 义和探讨。因为对该会议内容的不满,方舟子批判北大科学传播中心是“反科学 传播中心”,矛头直接指向北大科学传播中心吴国盛、刘兵、刘华杰、田松等人。   在这次论战中,曾是新语丝支持者的刘华杰(北大哲学系副教授)与方舟子、 何祚庥、司马南等人彻底决裂。他对方舟子等人的评价是:“以科学主义为基础 的科学卫道士、江湖理性主义者。”   曾在《探索与争鸣》发表《方舟子现象断想》(正是该系列文章导致了《探 索与争鸣》与方舟子的对簿公堂)系列文章的野鹤,也曾撰文认为方舟子“宣扬 强科学主义,竭力诋毁人文学界”。他曾列举了方舟子文章中极端重视科学轻视 人文的一系列表述:   中国的人文学界人士,在面对自己一无所知的科学问题时,往往表现出一种 莫名其妙的狂妄态度。他们愿意抱着这种态度把精神毒药当精神食粮……(《不 要用伪科学毒害中学生》)。   文科妄人易犯什么错误?未像理工科科学家们那样受过严密思维的训练,或 天生智力就不足。(《反科学的文科妄人的绝好写照》)   野鹤认为,这些话语强烈体现了方舟子思维中的“强科学主义”。所谓“强 科学主义”,也可称科学霸权主义。说白了,就是主张树立科学的绝对权威,让 科学家君临天下,主宰一切。   与此相关,方舟子另外一个经常被批评者攻击的,是他的“简单二分,缺乏 自我质疑”。   方舟子喜欢说“反”。看他的批判文章一不小心就看到“反”这个字眼儿: “反科学”、“反科学文化人”、“反对反伪科学”等等。因此,不少人指出, 在方舟子的世界里,除了“真”就是“假”,非正即反,没有第三种存在的可能。   刘华杰就曾表示,方舟子是“一个没有幽默感”的人,只会“原教旨主义” 地理解每一句日常说话。   正与方舟子就“转基因问题”进行争论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20 05年1月14日在中青在线论坛发帖指出:“从他的文章中,我读不到什么疑 惑,缺失好奇、怀疑、想象的因子。方舟子是一位斩钉截铁的先生,他可能更适 合传播科学与技术知识,而不是科学探索精神。”   讲究“出身论”的专业歧视者?   方舟子是理科出身。也许正因为此,他常常在“科学问题”上对“文科生”、 “外行人”、“非专业媒体”格外排斥,论战中若是遇上这样的对手,他会对其 “外行”身份进行攻击,   鉴别对手是内行抑或外行,方舟子往往看对方的学历和专业,这也导致一些 网友戏称他“惯用拳术”就是“搜根”,搞“出身论”。   在2005年1月19日《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的批评》一文中, 方舟子从网上获悉,正与自己就“转基因问题”进行争论的刘县书为“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刘是北大生物系本科毕业,人大硕士研究生毕业)。据此, 方舟子发出以下议论:   我尤其没有兴趣来和他继续讨论生物学的专业问题……他不配。不过是一个 曾经读过几年生物学基础课程的学士,对生物学入门都还谈不上,许多基本概念 都还糊里糊涂的,怎么自我感觉那么好,要来跟我比谁更专业?……   对此,刘县书表示:“科学家有义务和责任接受质疑、说服公众,形成一种 对科学威权进行平衡的社会机制,必定是有益的。那些认为外行不可理喻、争议 妨碍科学发展的想法和做法,才最值得警惕。”   无独有偶,在最近的“人类是否应敬畏自然”的讨论中,“敬畏自然”的主 张者之一廖晓义的女儿(正在读初中)在《新京报》表示“人类要敬畏自然”, 回应何祚庥的“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方舟子对此显得极其不屑,他说:“此 举最可笑的是,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的女儿馨儿以‘初中生’的 身份教训何院士……”【方舟子按:此句原文是:“最可笑的是,北京地球村环 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的女儿馨儿以‘初中生’的身份教训何院士‘敬畏大自然 是科学常识’,意思是中科院院士还不如她一名初中生有科学常识。”记者为什 么连一句话都不引全,而且加了“此举”两字?】   “断章取义”的“语言暴力者”?   方舟子的文笔犀利(也有不少人称其为“刻薄”),一旦有论战展开,他往 往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回应对方。对此文章快手,有不同评价,比较负面的是:他 许多论战文字没有经过严格的调查取证,只是抓住对方文章中的小缺点,便洋洋 洒洒大做文章。所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方舟子曾写有一篇名为《错误百出、谎话连篇的反科学审视——评丁林〈重 新审视猴子审判案〉》的文章,双方主要就生物进化论是否为一种假说进行辩论。 对于此文,基督教人士基甸曾撰文认为:   方文通篇并没有多少有效的反驳,方文接下来的“反驳”,是“只挑出其中 两段分析”丁文,以证明丁文是方所谓的“谎话连篇,错误百出”。置论辩对方 的文章宏旨不顾,仅仅从对方文中挑出一些“漏洞”,就把“谎话连篇,错误百 出”的结论加在对方身上,这种“挑漏诛心”的“反驳”法,也是方舟子的恶习 之一……【方舟子按:我对丁林的这篇文章做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了数十处错误, 岂止是“只挑出其中两段分析”?我说“只挑出其中两段分析”的,是我评丁林 的另一篇文章《岂能用反科学谎言拯救信仰——评丁林《拯救信仰的努力》》, 神棍基甸指的也是这篇文章,该记者将两篇文章混为一谈了。】   对此,一些方舟子的反对者常常称之为“文化霸权主义作风”、“学术警 察”、“文化流氓”等等,并称方文频频使用“语言暴力”,有“文革遗风”。   野鹤在《方舟子与新语丝——关于方舟子现象的反思与断想》里曾就此写道:   即或是方舟子的支持者,也大多反感他的那种武断霸道,尖酸刻薄,动辄伤 人,人身攻击的文风——诸如“反科学”、“反人类”、“伪科学”、“神创 论”、“极毒教”……一类的大帽子,“鼠辈”、“弱智”、“白痴”、“傻 妞”、“妄人”、“万金油”、“野狗们”、“候补汉奸”……之类的尖酸刻薄 之辞到处泛滥;动辄将中国的学者说成“一无所知”、“不学无术”、“连最简 单的英语句子都读不懂”……   事实上,方舟子曾经在《北大哲学系副教授苏贤贵的谣言和妄言》一文这样 描述过北大哲学系:“北大哲学系这些吃哲学饭的人,从吴国盛、刘华杰到苏贤 贵,却连正常人的思辨能力都不具备,北大哲学系干脆改叫弱智系算了,否则, 乃是对‘哲学’一词的侮辱。”   有趣的是,记者在查阅有关方舟子的资料及采访过程中发现,即使是方舟子 的论敌,大多对其在学术科学领域的“打假反腐”表示肯定乃至敬佩。但是,这 并不能消解一些人对方舟子现象感到的困惑。   在方舟子辞去《新京报》专栏作者事件后,天涯社区一位网友发出如此疑问:   10年前的方舟子,是单纯的;5年前的方舟子,是激情的;现在的方舟子, 是暴戾的。谁知道5年之后,10年之后会怎样?   【对于本专题提及的一系列批评观点,方舟子本人日前在接受《外滩画报》 采访时一一作出了回应。(详见本报34版)】   方舟子战记   近10年来,方舟子与各界人士有过诸多论战,比较著名的有以下战事:   “民间科学家”系列批判。其中以严厉批判对“阿波罗登月”真实性表示质 疑的人士,以及对有民间人士破解“歌德巴赫猜想”的完全否定最为著名。此外, 还有对于“酒变油”发明的质疑;“核酸营养”骗局;伪纳米事件;“脑白金” 及保健品的骗局等等。   揭发50多个“假学术”、“假文凭”和学者抄袭剽窃案例。影响较大的有 “哈佛最年轻的教授”夏建统事件、“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北航抄袭事 件”、吴征假文凭事件、杨雄里院士抄袭事件、王铭铭剽窃事件、汪丁丁事件、 清华“十面博士”董关鹏事件、朱苏力招生事件、薛涌事件等等。   2002年开始的“反科学文化人”事件。主要针对北大教授吴国盛、刘兵、 刘华杰、田松等人提出的“科学文化”和“科学主义”的定义,方舟子认为北大 科学传播中心是“反科学传播中心”。双方展开激烈争论,其中曾是新语丝支持 者的刘华杰与方舟子、何祚庥、司马南等人彻底决裂。   捍卫“进化论”之战。“进化论”几乎是方舟子深信不疑的理论,正因为如 此,方舟子与国内的基督教人士产生了极大的分歧,最著名的就是2002年4 月针对丁林的批判。   从2002年4月开始至今的“克隆人论战”。对众多就“克隆人”表示出 的担忧意见,方舟子认为,在技术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并没有一种能经得起推 敲的理由禁止克隆人”,并称“目前在中国媒体上从根本上反对克隆人的人,我 还没有见到有不犯知识性错误的。”   “中医骗子论”。把中医视为“骗子”,并坚信鲁迅先生所言“中医不过是 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从2003年2月“龙胆泻肝丸”事件到发表《艾 滋病拯救得了中医吗?》,一律坚决批判中医的存在。为此与中医界人士论战不 止。   最近发生的“转基因事件”。由对“转基因”产品是否对人类有害的观点分 歧,导致方舟子与《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在互联网上互相驳斥。方认为“我 们不能由于有这种顾虑就认定它有害而否定它。”而刘则表示了对转基因技术的 担忧。   (外滩记者 张嫣/整理) (XYS200503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