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为劣质翻译涂脂抹粉 ——五评《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中译本 ·方舟子· 《科学时报·读书周刊》(刘华杰副教授的朋友主编的周刊)2004年2月19 日有一篇关于《怎样当一名科学家》刘华杰新译本在网上引起的争论的报道,该 报的其他文章都很快上网,独有这一篇却不上网,在何祚庥院士的抗议下,才不 得不于3月1日上网,却不署记者名字(据看到报纸的人说,报纸上署名为“本报 记者 温新红”)。当初不上网的原因,想必是怕网上的人看到、评论。为什么 怕?一个原因可能是怕网人知道何院士对该译本的批评,但是另一个原因,可能 是害怕网人了解他们是如何为刘华杰副教授的劣质翻译涂脂抹粉误导读者的。这 篇报道的记者无疑站在刘副教授一边,对网上是如何批评其译本的不敢明说,对 何院士的批评则做了弱化处理(其实从报道可以看出,记者去找何院士,本来是 想让他来说这个译本的好话),然后就都是译者、编辑的一面之词了,甚至连记 者自己也忍不住评论几句,毫无做为一名记者所该有的客观、中立可言。下面我 们就来具体看看这篇报道是如何给刘副教授涂脂抹粉的。 “一本书该不该重新翻译?新译本由谁来翻译?这本来只是出版社自身的事 情:市场运作的需要和选择译者的自由。” 刘副已经骄傲地宣布过了:“得到了很大一笔钱的出版资助!”按中国现在 的情况,这出版资助想必是国家出的,根本不是“市场运作的需要”,那么该不 该资助这种劣质翻译的出版,也就有了纳税人的事了。何况,不管是谁的事,你 出了书,又不是要藏之名山,而是要推销出去向读者要钱,甚至是“为了规范科 学家的研究”,那么重译和质量问题也就有了读者和“科学家”的事了。 “在‘数据的选择’一节的案例中,其中谈到物理学的研究中出现了可疑的 两轮(runs)实验,刘华杰、何传启的译文都没有能译为‘轮’的意思,用 的是非专业的说法。” 何院士指出的这个翻译错误,在何传启和刘华杰的译本中分别译做:“这两 个跑了的数据点”、“两个外溢的点”。英语口语中经常用“run”表示做实验 (搞生物的人爱说“跑电泳”就是受英语的影响),“two runs”就是“两次实 验”,何译把run当成“跑了的数据点”,刘译则明显是在何译基础上做修改, 润色成“外溢的点”,全都是发挥其“突破”的想象力望文生义,全都是译错, 而根本不是“非专业的说法”(要说专业说法,刘译的“外溢”可比何院士的 “轮”专业多了)。这个翻译错误虽然离谱,但是并没有改变原文意思,刘译中 比这错误、比这严重的地方多得是。然而刘副对我们指出的那么多严重错误视而 不见,却专门为了这么个小错误写了一篇文章《〈怎样当一名科学家〉译文更 正》,郑重感谢何院士:“何老师的指正完全正确,非常感谢。这个错误将在重 印中更正,‘译后记’中将向何院士表示感谢。”好像全译本就只有这么个无关 宏旨的错误,他要精益求精似的。   “有意思的是,在最新的‘虹桥科教’BBS上,针对贴出的几个小段,一 网友评点了何传启、刘华杰以及方舟子最新译的同样一句话,认为他有第4种译 法。” 温记者怎么不敢让读者知道这个“一网友”认为“三人的翻译,刘译最好, 方最次。三小段的第一句,方全部理解和翻译错误”?怎么不敢让读者知道这个 “一网友”整天跟在方舟子文章的后面乱骂?怎么不敢让读者知道网上除了我还 有那么多人批评刘华杰的翻译,批评刘华杰的远远多于支持他的?温记者如果没 有判断评论可靠与否的基本常识,如果不知道用真实身份发表的言论的可信度要 高过匿名评论,如果会去相信一位留美十三年的美国博士对简单的英文也会“全 部理解和翻译错误”,英文阅读理解能力甚至比不上只到美国转过一圈的“土” 博士,如果自己对译文的对错没有判断力,难道不会去采访一下英语翻译专家, 请他用真实身份发表一下看法?还有没有做为记者的起码的新闻素质了?然而, 这个被我揭露过的学术腐败分子们聚堆的BBS上这种纯粹就是为了发泄私愤、不 负责任的评论,却让《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的编辑范春萍当成了救命稻草: “对此,范春萍认为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她从事引进版图书出版多年,深深 懂得翻译无止境。以《瓦尔登湖》为例,1947年徐迟首译,在香港出版,后 来香港的出版社又修校过一次,之后,198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时再次做 了修校,她自己1997年为出版该书而再次修校时还有不得不改动的地方。这 也是她这次出版《怎样当一名科学家》首印5000册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便 再版时修订。” 严复提出翻译三标准“信、达、雅”(我认为“信、达、恰”更恰当些,不 在这里讨论),“信”是翻译的底线,“雅”(或“恰”)才是翻译的境界,到 这一层次,才谈得上翻译无止境。刘华杰的翻译错误百出,连“信”都谈不上, 根本就不及格,有什么境可言?而且,对高深或典雅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才有可 能在“信、达”的基础上译出不同的风格、境界,才称得上无止境,对《怎样当 一名科学家》这种用平实的英语写成的文件(连该报道记者都承认“该书语言并 不太难”),只要英语合格的人来翻译,能做到“信、达”,就不会有什么大差 异。这名编辑居然好意思与《瓦尔登湖》这种文学名著相提并论,自称“从事引 进版图书出版多年”,却连图书翻译的基本常识都没有,对译著缺乏判断力,她 编辑的这些译著,我看都不值得读者信任。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网上批评此书翻译问题的人,都没有实际读过此书, 包括有些人的三评、四评。” 这是直接冲着我来的。我虽然没有读过刘译全文,但是读过他贴在网上的部 分初稿,从中知道他根本不具有从事翻译所需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更比较过他 从定稿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三段译文,证明了这些译文几乎每句都译错。这还不够 有说服力?温记者难道指望我在看了刘译全文后会改变看法?难道刘副是故意挑 出三段坏译文找骂的?   “8年前出版的《怎样当一名科学家》是一本小书,译成中文不到3万字, 应赠予单位的要求,‘由于文化差异,中英文两种语言有时很难一一对应’,因 此,为确保原书的风格和内容不被误解,第一版在中译文后附有英文原文。20 04年1月出版的这本书,开本版式发生很大变化,内文字号变大了,但新版没 有附英文原文,中美此次出版合同中没有规定附英文版之事,……范春萍则说: ‘现在看来,我们的这个版本没附原文是有些问题。这本书太重要了,重印时会 考虑附上原文,以方便更多的读者。’” 出中英对照读物,一般来说无非是由于这些原因:做为学习英语的资料;原 文为优美的文学作品(例如诗歌),翻译无法完全体现其语言之美,附上原文供 欣赏;中英文本有同等效力的外交文件。《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不属于上述的情 形,美国科学院出版社也从来没有要求中译本附上原文,不过是要求“中文翻译 必须准确”。何传启对自己的翻译能力没有信心(倒有自知之明),知道做不到 翻译准确,于是以“由于文化差异,中英文两种语言有的很难一一对应”为由附 上原文推卸责任。这是中国翻译著作出版史上闻所未闻的空前之举,如果何传启 的理由能够成立,岂不是所有的译著都应该附上原文?范春萍以“这本书太重要 了”为由准备在复印时附上原文,也同样荒唐。这本书不过是美国科技界的一本 指导性小册子,难道比马恩著作更重要?难道比学术名著更重要?如果范春萍的 理由能成立,中央编译局出版马恩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译学术名著是不是也 都应该附上原文?据闻范春萍准备出版的译著中有一本是由田洺翻译的威尔逊著 《社会生物学》,田洺的英语水平比刘华杰还不如,《社会生物学》也比《怎样 当一名科学家》难译得多,也重要得多,这本历史上最重要的生物学著作之一肯 定是要被田洺糟蹋的,是不是也要考虑附上原文?对英语水平不高的绝大多数中 国读者来说,附上原文除了让他们多付了书钱之外,又有什么用处?对英语水平 高到足以阅读原著的读者来说,他们可以直接去读原著(例如从网上就可以免费 读到《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的原著),又何必读译文?搞这种中英对照,究竟方 便了什么读者?《怎样当一名科学家》译本的问题在于译者水平不够格,译文质 量不过关,而根本不是什么没有附上原文。范编辑的问题在于虽然自称搞图书引 进多年,却对译者的水平、译著的质量缺乏判断力,找错了译者,出了麻烦却不 认真反省。如果她的心中真还有读者的话,就该另找合格的译者为读者提供合格 的译著,而不是一面替劣质翻译涂脂抹粉、胡搅蛮缠,一面又想通过附原文推卸 责任。 附: 为了规范科学家的研究——重译的意义 科学网(2004-03-01 11:14:49)   一本书该不该重新翻译?新译本由谁来翻译?这本来只是出版社自身的事情: 市场运作的需要和选择译者的自由。   日前,围绕《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行为》(下简称《怎 样当一名科学家》)一书的重译和质量问题在某些著名网站和BBS上成为焦点。   8年后“重现江湖”   显然,能引发众多人的参与讨论,《怎样当一名科学家》是一本在科研领域 深受重视的书,一本很重要的书。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实际是一部规范科学家在科研当中行为的经典性著作。 主要读者对象是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将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告诉他们如何处理 科研当中的敏感问题,如实验数据的处理、论文署名、个人的价值观、利益冲突、 荣誉分配、科学中的错误和疏忽等多达11个方面。该书的核心内容是告诫科研 人员在工作中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可能出现以上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因 此,该书将适用于所有的科研领域及工业开发和政府调研等研究。   该书由美国科学院1989年出版第一版,1995年出版第二版。编写该 书的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是由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科学院和美国医学 院三家成立的一个联合委员会。无疑,从该书所讨论的内容和其编写单位的权威 性来看,这都是一本值得推广的好书。   非常幸运的是,该书第二版出版的第二年,即1996年,就在中国大陆出 版。这得益于它的首译者何传启先生。1995年,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科技处 工作的何传启,在美国科学院出版社的新书目录上发现了这本刚出版的书,他形 容自己当时“眼前一亮”,阅读之后更是兴奋且豁然开朗,因为缠绕他多年的疑 问有了头绪,决心把这本书介绍到国内。出于私交的因素,也出于对该书的重视, 最终,美国科学院出版社表示愿意免费赠予一次性翻译出版权。很快,1996 年4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卢嘉锡先生还为此书题写了书名。   时光荏苒,2002年始,编辑范春萍女士,开始为其加盟北京理工大学出 版社后,将做的几套丛书选择版本并购买版权,《怎样当一名科学家》自然也进 入了她敏锐的视线。不同的是,这次是从美国科学院出版社购买了版权。为避免 因“何译本”而与原出版单位发生不必要的版权上的麻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没有找何传启,而找了北京大学刘华杰翻译该书,该书还被列入“北大科学传播 丛书”中。   “5000册,太少了”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到2003年2月在美国已经第8次印刷,有超过2 0万的理科研究生和本科生读过此书。迄今除了被用于课堂教学外,还主要用于 研讨会和非正式的讨论中,美国科学院在其网站上还提供免费阅读的英文全文, 以期全球科研人员及相关人员可以参考。   慧眼识得此书的除了首译者何传启和首购版权的范春萍,还有一人不能不提 及——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   1996年8月19日《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前身、1997年 1月7日《工人日报》、1999年第2期《科学新闻》等媒体发表了何院士的 多篇文章,推荐这本书。何院士说:“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给所有的科学工作者和 一切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同志们细心阅读的好书。”(详见何祚庥的文集 《我不信邪》)多年后,面对记者,何院士依然表达了他对该书的高度赞誉。他 说与几年前比较,中国的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严重,该书对当下国内的科研活动 有指导意义。因此他认为,该书在美国是理科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必读书,在中国 至少应该列入到“必读的参考书”中。   何祚庥院士认为该书谈及的每个问题都很准确且全面,实际比国内科学界考 虑得更为周全。何院士还对书中的一些观点作了详解。他认为,首先这本书分析 为什么要讲科研道德时,说“科研工作如同其它工作一样,以信誉为基础”,非 常有启发;其次该书对科学研究下的定义——“科学研究就是要精确地、并且没 有偏见地描述世界”中,“没有偏见地”加得非常好,因为每个科学工作者都有 自己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国内在这方面缺乏认识,这里正 好是一个提醒。   另外,该书谈及的科学作风,如在实验中得到一个反常的数据点,不能立刻 认为是发现了稀奇现象,而要采取高度慎重的态度。在谈到科学道德时,这本书 只讲跟科研直接有关的道德问题,却略去公民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这不是说科 学工作者可以不遵守那些为社会所公认的一些道德准则,而是这里只限于讨论与 科学工作直接有关的那些行为准则。而且,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每阐述一 个观点后都同时讨论了一些国外的典型事例。   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何院士认为“除了讲一些我们国内 ‘伪’的事例之外,还应该讲一些正确的规范,树立起我们自己的科研道德规 范”。何院士建议:“要联系实际来学习这样一些观点、这样一些意见,这对于 我们讨论科学精神、科研道德等学风问题可能是很好的参考。”   对于该书重新出版,何院士认为很有必要,也很重要。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不 端行为愈演愈烈,希望成为国内学界重要的参考书。他强调重新重视这本书很好, 第一是这本书是值得重视,第二重新重视是好的。但对于第一版和第二版都各印 了5000册,何院士表示不理解,说这显然不够,太少了,应当大大宣传该书, 做到“搞科研的人手一册”。   翻译无止境   因多年关注科学的社会运作问题,刘华杰对这本书也极为欣赏,他说他自己 曾多次在教学当中使用该书。当范春萍约请他为该书做翻译时,他欣然接受了。 刘华杰告诉记者,至少有四个理由让他不能拒绝:第一是何传启译的第一版现在 买不到了,国内读者又很需要此书,他的学生纷纷要求购买或者复印全书;第二 他自己喜欢这本书,并认为何传启的译文还有可改进之处;第三,出版社的约请; 第四,此书对于规范现在流行的所谓学术打假模式会有帮助。   尽管该书语言并不太难,刘华杰还是保持了谨慎的态度。他曾把没有校对过 的译稿部分段落放在“虹桥科教”BBS上,这是一个会聚了众多国内外科学家 的论坛,并声明“非正式稿,请大家指教”。很多人跟了帖,提出了他们的建议, 刘华杰说他对此深怀谢意,并说他个人感觉最难译的是这本书的书名,为此,他 也征求了不少人的意见,但没有太满意的译法,最终还是沿用了何译的书名。   何祚庥院士在比较了何传启和刘华杰的译本后,认为“总的来说,这两个译 本都把原书的主要内容准确地翻译出来了”。但同时,他又指出两个译本都有翻 译上的某些错误。例如,新译本中有许多地方把“researchethic s”译成“科研伦理”,何院士认为译成“科研道德”更准确;在“数据的选择” 一节的案例中,其中谈到物理学的研究中出现了可疑的两轮(runs)实验, 刘华杰、何传启的译文都没有能译为“轮”的意思,用的是非专业的说法。另外, 何院士还对刘华杰译本中“考量” (consideration)、“与境” (context)等新词表示不理解。   有意思的是,在最新的“虹桥科教”BBS上,针对贴出的几个小段,一网 友评点了何传启、刘华杰以及方舟子最新译的同样一句话,认为他有第4种译法。 对此,范春萍认为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她从事引进版图书出版多年,深深懂得翻 译无止境。以《瓦尔登湖》为例,1947年徐迟首译,在香港出版,后来香港 的出版社又修校过一次,之后,198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时再次做了修校, 她自己1997年为出版该书而再次修校时还有不得不改动的地方。这也是她这 次出版《怎样当一名科学家》首印5000册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便再版时修 订。不过,记者也了解到,网上批评此书翻译问题的人,都没有实际读过此书, 包括有些人的三评、四评。   8年前出版的《怎样当一名科学家》是一本小书,译成中文不到3万字,应 赠予单位的要求,“由于文化差异,中英文两种语言有时很难一一对应”,因此, 为确保原书的风格和内容不被误解,第一版在中译文后附有英文原文。2004 年1月出版的这本书,开本版式发生很大变化,内文字号变大了,但新版没有附 英文原文,中美此次出版合同中没有规定附英文版之事,而是应译者的要求加上 附1——《1999年世界科学大会文献选编》及附2——《中国科学院院士科 学道德自律准则》。著名发明家张开逊先生表示附1的内容非常好,认为很有必 要作为附录;但何祚庥院士却认为这偏离了本书的主题,没有必要在一本小册子 上加太多无关的内容,而是应进一步加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范春萍则说:“现在看来,我们的这个版本没附原文是有些问题。这本书太重要 了,重印时会考虑附上原文,以方便更多的读者。” (XYS200403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