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载《南方周末》2002年10月10日) 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科学大师 ·方舟子· 今年五月,美国当代最出名的进化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因患癌症病逝,享年60岁。他在学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和埃尔德 里吉(Niles Eldredge)共同提出“间断平衡”学说,认为生物的进化模 式是一个旧物种在长时间的稳定后,在短时间内出现新物种。他同时还是 一位优秀的作家,近30年来为美国《博物学》杂志撰写了300篇普及进化 论的专栏文章,这些文章陆续结集出版后,都成了畅销书。他还是批判神 创论和抨击遗传决定论的活跃斗士,频频出现在媒体上。这一切使得他成 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其知名度绝不在卡尔·萨根之下,在去年美 国国会图书馆曾命名他为美国“活传奇人物”。许多美国生物学家都声称 是因为小时候读了古尔德的文章才对生物学发生了兴趣。近年来国内虽然 已引进翻译了不少古尔德著作,其名气却远不如萨根,而国内在介绍古尔 德时,也无人提及——或者根本就无人知道——古尔德是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美国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古尔德的政治信仰被宣传他的人小心翼翼 地遮掩住,例如《科学》杂志刊登的死者略传中,仅以“古尔德的政治观 点一直属左派,而他的哲学最能以世俗人本主义概括”一句模模糊糊地带 过,以致有位读者去函提醒,不该忽视古尔德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他的科 学工作和科学著作都显示了他的政治背景和思想的影响。 古尔德的信仰属于家传,他的父母都是纽约的左派,他曾经声称他在 “父亲膝上学会了马克思主义”,不过后来又说他的政治观点和父亲存在 分歧,这大概指的是他不接受斯大林主义。古尔德一直热衷于政治活动,在 60-70年代多次参加反战、反种族主义示威,特别是在1969年,哈佛大学 学生为抗议校方卷入越南战争而关闭校园,古尔德当时还只是哈佛大学 的助理教授,冒着不能升为永久教授(往往被不恰当地译为“终身教授”) 的危险参加了学生的抗议活动。他还担任纽约马克思主义组织布莱奇论坛 (Brecht Forum)和刊物《重思马克思主义》的顾问。美国生物学界另一 位更为公开的马克思主义者、首创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遗传多样性的著名 遗传学家列万廷(Richard Lewontin)是古尔德的同事和战友,两人合写 过多篇文章,特别是联手批评新兴的社会生物学。在70年代,列万廷为抗 议美国科学院属下的全国科学委员会卷入越南战争,辞去院士一职,组织 “科学为了人民”(Science for the People),古尔德是该团体的成员。 《科学》杂志的死者略传中称古尔德是极少数可以不脸红地被称为 “文艺复兴人物”的科学知识分子之一,这指的是他文理双全,博学多才, 为百科全书式的真正大师。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另两位百科全书式的大 生物学家贝尔纳(J.D. Bernal,1901-1971)和荷尔登(J.S.B. Haldane, 又译做霍尔丹,1892-1964)也都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两人都是英国人。贝 尔纳是分子生物学的先驱,首创用晶体衍射研究蛋白质结构,他的两个学 生佩鲁茨(M. Perutz)和霍奇金(D.C. Hodgkin)因此分别在1962和1964 年获诺贝尔奖。他在1939年出版《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用马克思主义观 点系统地分析科学哲学问题,因此也被认为是科学哲学的创建者之一。他积 极组织政治活动,被称为“剑桥的圣人”,在其周围聚集了一批左翼科学家。 有趣的是,贝尔纳同时在苏联和美国获得最高荣誉:苏联授予他列宁奖章, 美国授予他自由奖章。荷尔登是群体遗传学的创建者之一,对生理学、遗传 学、进化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同时又是多产的作家, 发表过多部科普和文学著作,至今风行不衰,其名言常常在生物学家撰写 的随笔中出现。荷尔登也热衷于政治辩论,并在1957年为抗议英国政府对 苏伊士运河的不公正处理而放弃英国国籍移民印度。此外,20世纪上半叶 最杰出的遗传学家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穆勒(H.J. Muller)也以思想左 倾著称,30年代因此被迫离开美国去欧洲,曾应邀去苏联工作三年,后因 不满李森科主义而回到美国。 在西方物理学家中,似乎没有类似的重量级人物信仰马克思主义。毕竟, 生物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要比物理学密切得多,而生命现象的极度复杂也会 促使研究者思考哲学问题。在面对复杂的生命系统时,强调全面、动态地看 问题的辩证法不失为一种吸引人的分析工具。古尔德写道:“当做为一种变 化哲学的指南,而不是强制的教条戒律时,辩证法的经典法则体现了一种整 体论的观点,其看法随着完整系统的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并 且将各组分自身当做同时是系统的产物和放入物。”“西方学者应该更认真 地对待辨证思维,不应该因为某些第二世界国家(指苏联及其盟国)制造了 一个纸板式的版本做为官方教义,就因此抛弃它。”列万廷的生物哲学著作 更自觉和明显地应用了他们心目中的“辩证法”,他对基因、生物体和环境 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是我见到的最深刻、独到的分析,虽然他小心翼翼 地避免用“辩证的”一词,而改以“动态的”代之,虽然没有一处引用马克 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却显然是在运用辩证法思维。比古尔德更糟糕的是, 列万廷这些在美国学术界广为人知的著作,在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官方哲学 的中国却几乎无人知晓。 像古尔德、列万廷这些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学者,主要以大学为基地, 被称为学院左派。但是与其他学院左派不同,他们虽然也重视社会意识对科 学研究的影响,却不把科学研究完全当成“社会建构”而陷入相对主义的泥 潭。他们更不敌视科学,属于极少数不仅对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 致力于沟通科学和人文、科学和公众的左翼科学家。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 者的科学观普遍走向“反动”、与科学为敌的今天,他们更显得难能可贵。 现在,古尔德去了,列万廷也垂垂老矣(今年73岁),一个时代即将结束, 抗拒西方学术界中反科学思潮的重任,反而要由他们的论敌威尔逊(E.O. Wilson,社会生物学的创建者)、道金斯(R. Dawkins,《自私的基因》的 作者)等人一肩挑了。 2002.8.3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