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基因专家”胡说孪生子现象 ·方舟子· 孪生子在人口中占的比例大约是千分之一,中国每年有数百万人参加高考, 也就是说,全国每年有数千名孪生子参加高考,那么每年有那么一、两对孪生 子刚好分数相同,并没什么奇怪的,连小概率事件都算不上,并无新闻价值。 现在既然出现了“心灵感应”的谣传,记者找专家澄清一下,也未尝不可。但 是总该找专业对口的专家吧。中国也许没有行为遗传学家,行为心理学家总是 有的,却找了个与人类行为研究八杆子也打不着的搞基因组测序的,而且还是 连自己的本行也搞不太明白、以信口开河著称的“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首席 科学家”杨焕明,也就使得“专家澄清”变成了“外行胡说”。 杨焕明对孪生子研究来了个根本否定,声称:“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不少科学家热衷于双生子研究,但没有特别有价值的结果。”可见他对孪生子 现象研究现状的无知。同卵孪生子是大自然做的“克隆”实验,是行为遗传学 的极好材料。由于他们的基因完全相同,将他们进行比较、统计,可以了解生 理、疾病、行为、性格、智力等多方面的遗传性。近几十年来,对孪生子的研 究一直是人类遗传学的一大热门,也得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结果。特别是,我 们今天对人类性格、智力的遗传性的了解,很大一部分都依赖于孪生子研究。 其中最大的一项研究是美国明尼苏答大学托马斯·保查德(Thomas Bouchard) 负责的,他们共研究了8000多对同卵孪生子和异卵孪生子,包括130多对在不同 的家庭长大的同卵孪生子。其成果自1990年起陆续在美国《科学》等刊物发表。 正因为杨焕明没有读过这些文献,所以对孪生子现象所发表的高论,大多 是想当然的信口开河。他说:“人的脑神经蛋白质结构决定于基因,因此相同 基因的双胞胎,如果后天所受的教育及家庭、生长环境一样,很可能在思维活 动中作出同样的选择。”这话听上去似乎合情合理,如果没有留意过有关研究, 大概也只好这么说。不幸的是有关研究并不支持这个结论。比如明尼苏答的这 项研究发现:在性格方面,一起长大的同卵孪生子的相似程度平均是0.46(完 全相似定为1,完全不相似定为0。随机两个人的相似程度大约是0.05),而自 小分开抚养的同卵孪生子的相似程度平均是0.45,也就是说,同卵孪生子即使 一出生就被分开抚养,也对其性格相似性没有影响。换言之,共享环境——或 者杨焕明所说的“后天所受的教育及家庭、生长环境一样”——对人的行为特 征几乎没有影响。这虽然很出人意料,与一般人的生活常识不符,却是被多项 研究证实了的。影响人的行为特征的是遗传因素和非共享的环境因素,二者所 占的比例大约相同。 杨焕明又说:“双生子因后天因素的影响,差异会越来越大。我见过几十 对同卵双生子年老时的合影,不相似的对数逐年增多。”这听上去很符合生活 常识,不幸也是与严格的研究结果不相符的。研究表明,同卵孪生子的相似性, 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某些测试甚至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变 得越来越相似,不管是一起长大的,还是自小分离的。 杨焕明知道“科学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并不轻易否定”,但他大概不知道科 学家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也不该胡说,至少应该先去读读有关文献再说。 2002.9.12. 附: 双胞胎高考同分心灵有感应? 南方周末2002-09-12 □本报驻沪记者翟明磊   今年夏天,在上海市民中流传着一件奇事。上海孪生姐妹陈修明、陈修文高 考分数一模一样,每门课也仅有一两分差异,题目错得都一样。更奇特的是,在 模拟考试作文《救救地球》中,两姐妹作文开头一字不差。当地媒体还称,姐姐 俩会同时想到同一首歌。甚至还有姐姐昏倒、妹妹也会昏倒的说法。一时间,老 百姓纷纷以心灵感应的说法来解释这一奇事,街谈巷议既给夏末的上海增添一番 情趣,也使一些读者为此困惑不解。   记者也抱着同样的好奇心来到双胞胎姐妹家中求证此事。   80%的题错得一样   陈修文与陈修明,一个长发一个短发,好似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清秀女孩。 有趣的是,她们都是《南方周末》的忠实读者,听了记者的想法后,主动请记者 上门。她们拿出了成绩单,果然是同样的479分。数学、外语、综合,两人的确 是一分之差,但语文与历史相差5分与6分。她们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   但她们对种种巧合却很坦然,因为考一样的分数并不是第一回了,而是经常 的。这次高考后她们一对题,80%错在同一道题上。最奇特的是,同一道英语题, 两人都选了B,在考试结束前3分钟又都改成了错误的C。她们的父亲笑着补充道: 虽然她们上的是两个学校,但买的是一样的复习材料,又是一块做作业,一块交 流,对功课的喜好也都一样,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   至于报上所说的“第一段一模一样的《救救地球》作文”,姐妹俩听后都笑 了。“我们虽然写法和意思是一样的,但字句并不一样,其实,高考复习材料定 下的思路只有几种,我们选择了同一种。也有同学和我们一样的呢。”   她们还用批评的口吻说,“这就是应试教育。”在这次高考作文中,姐姐就 临时发挥,妹妹搬用的却是复习材料上的应试文章,结果略有走题。   心灵感应未获证实   至于军训时一起昏过去,“那是同一年军训,在同样的立正训练中,我们都 因为受不了而昏过去,但并不是同时。两个人军训时间相差一个月”。   对于两人同时想起一首歌的说法,姐妹俩回忆,这是有前因后果的,当时两 个人都在听同一张唱片,听完后姐姐问妹妹,现在脑子里想的是哪首歌,两人都 说了相同的歌。   当记者严肃地问起是否有妹妹动手术姐姐有痛感,一个人昏过去、另一个人 发麻的心灵感应,姐妹俩嗤嗤笑起来:“哪有?”   不过两人都爱好历史。有一天晚上复习完历史,两人都在梦里参加了二次大 战。文静的修文在抗日战场上当战地记者,而好动的修明则在欧洲战场上开着坦 克打希特勒。   妈妈在边上补充道:“在五六岁时,姐姐生什么病,妹妹往往生同样的病, 有一二年时间,姐妹俩分别在父母家和奶奶家住,两个星期见一次面,但几乎同 时得了腮腺炎、肺炎。真是奇了。当时小孩的病特别多,特别难养,往往两个孩 子哭,我也哭,三个人哭成一团。”说罢,怜爱地瞅着眼前两个亭亭玉立的大姑 娘。   杨焕明谈双胞胎现象   记者想请一位知名科学家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首席科学 家杨焕明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经常工作到凌晨两点的杨教授表示愿意抽出时间 来。在五六次预约后,杨焕明在8月23日深夜主动打来电话。   记者:杨教授,请您想象一下,在您面前的是因为孪生姐妹心灵感应而议论 纷纷的上海弄堂口的老百姓,他们可不想听高深的知识。   杨焕明:其实科学并不排斥心灵感应,科学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并不轻易否定, 不少严肃的科学家也在研究心灵感应,但到目前为止,仍未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有 心灵感应。因为在科学研究时,必须把心灵感应与老百姓所说的偶合现象分开来。 科学上的心灵感应,是指排除借助所有已知的、可能的物质传递方式而出现的心 灵信息传递现象。而要证明这个,就不能是偶合的,要有统计上的重复性。例如 特异功能,有的“大师”说他能穿透这堵木墙,但科学要的是,你不仅要穿透大 师自己特指的墙,而且要穿透其他的木墙。这样的重复性才有科学意义,检验是 否有心灵感应也是如此。   记者:双胞胎高考同分还不止这一例。2001年高考,江苏扬中的童茳、童葶 孪生姐妹双双获得600分的好成绩。同年,河南叶县的孪生兄弟李宏勋、李宏生 以471分考上天津学校。仅差一分的也有。今年贵阳市一中的孪生姐妹张晓东和 张晓南,以713分、712分名列全省一二名。那么双胞胎同分是否正常,为什么有 如此的接近性?   杨焕明:每年高考,全国同分的人不知有多少,双胞胎同分的概率并不稀奇。 双胞胎中的同卵双生双胞胎,其基因是完全一样的。我们知道,人的脑神经蛋白 质结构决定于基因,因此相同基因的双胞胎,如果后天所受的教育及家庭、生长 环境一样,很可能在思维活动中作出同样的选择。双胞胎为什么基因相同,因为 是同一卵细胞分裂成两个,这两个细胞是严格复制的,因此基因是相同的。   同卵双生双胞胎同时生病并不稀奇,历史上甚至有双胞胎在睡梦中因心脏病 同时发作而死亡的纪录。因为有的病,如某类心脏猝死,是单基因遗传病,完全 取决于一种基因。   同时做相同的梦是很正常的,因为白天受同样的信息刺激。   不过,双生子因后天因素的影响,差异会越来越大。我见过几十对同卵双生 子年老时的合影,不相似的对数逐年增多。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不少科学家 热衷于双生子研究,但没有特别有价值的结果。由于人是单胎动物,在古代,有 些民族甚至将双生子视为魔鬼。而现在的研究表明,双生子与常人在智力和体力 上相比并无特别之处。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