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在上海《文汇报》科技报道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 ·方舟子· 像上海《文汇报》这样举行专门的研讨会检讨科技报道,不知道在国内报社 中是否常见,是非常值得赞赏的。目前国内媒体的科技报道存在着很多问题,有 的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闻和广告不分,用新闻的形式为 商家做广告。许多商家打着高科技的招牌,推销药物、保健品、生活用品等方面 的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而有些记者也以科技报道的形式为其推波助澜。像基因 食品、纳米产品这些荒唐的东西能在中国一波接一波的出现,媒体要承担很大的 一部分责任。另一方面是大报和小报不分,做为严肃的报纸,却经常等一些传闻、 谣言,本来应该等在小报上的伪科学文章,却被当成了正儿八经的科学新成果加 以报道。 在座的各位有的可能知道,我们专门办了一个叫做“立此存照”的网站,其 中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批评国内报刊上各种虚假、不实、乃至带有欺骗性质的科 技报道。我也经常留意《文汇报》上面的科技报道,与几位记者有所接触,对贵 报还是有所了解的。不过,《文汇报》的科技报道被我们立此存照的不多,与国 内其他报纸相比,是比较好的。在这里我不想做具体的批评,只针对如何做科技 报道,提几条建议。这些建议我以前已在别的地方一再强调过,再说一遍也无妨。 科技是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我们不可能要求记者本身对科技前沿问题具有分 辨真伪、虚实的能力。但只要具有基本的新闻素质和科学素质,基本上也就可以 避免充当别人炒作的工具的可能。下面是五条应该注意的原则: 一、要抱着怀疑的态度。“怀疑”是科学精神的一个方面,“越是特别不平 常的主张,越需要特别确凿的证据”是科学研究的常规。同样,在报道、阅读科 技新闻时,对那些自称重大科学突破的,要多留个心眼,调门越高,越要冷静, 不要轻信当事人的说法。 二、要站在中立的立场。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为了让公众了解事实,而不是为 了宣传某个人、某项成果,因此记者没有责任只听当事人的一面之辞,而应该询 问与之没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专家,尽量获得、报道不同的看法。重大的科学成果 在发布之时,是否可信,如何评价,往往会有争议,向竞争对手或中立者打听, 不难听到不同的意见。国内的专家如果由于有种种顾虑而不愿公开评论,还可以 向海外同一领域的华人专家询问。在当今信息时代,这是只要发一封电子邮件、 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了的。 三、要了解科学界的惯例。一项科学成果要获得承认,首先必须经过几名同行 匿名鉴定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如果是国际水平的成果,就必须在国际权威 学术刊物上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也不等于已获得学术界的承认,还可 能有争议、被推翻,但这是要获得承认的必要条件,其他的途径,例如开过鉴定 会、研讨会、听证会,参加过学术会议,或申请乃至获得了国家专利,都不足为 凭。所以,如果有人声称取得了重大科学成果,首先要追问他的论文发表在什么 学术刊物上。按国际上的惯例,只有在论文获得发表后,才能向新闻界发布消息。 那些绕过了正常的学术渠道,在论文发表之前抢先向新闻界透露制造舆论的,往 往有问题。此外,对国外科学教育界是如何授予学位、评定职称、任命职务、确 立权威等情况,也应该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受骗上当。 四、要当心商业炒作和骗局。一位研究者夸大乃至捏造成果的动机,除了欺 世盗名外,往往带着商业目的,或者为了吸引投资,或者为了推销产品。现在最 时髦的“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很多就都带着商业水分。鼓吹“核酸营养” 的专家都在兼任核酸营养品工厂的技术顾问,支持“纳米产品”的研究人员本身 就在开生产“纳米产品”的公司。只要做一点基本的调查工作,就不难发现其商 业利益关系。在做新闻报道时,也应该把这层关系点明,引起读者的警戒。 五、要尊重科学界的主流。科学界的主流未必就完全正确,有可能在以后被 推翻,现在的主流也都是从以前的支流演变过来的。但是,这种革命、演变,全 都是在科学界内部自己完成的。科学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任何外来的干涉,都只 能起到阻碍、破坏作用。新闻界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到科学界“打抱不平”。 在接到挑战科学主流的文章时,应劝其投到学术刊物,通过正常学术渠道发表, 而不要力图制造新闻舆论。重要的报刊,不妨请一些科学家担任顾问,随时征求 其意见。 套一句现在很流行的套话,媒体也是把双刃剑:它是科学普及不可或缺的重 要工具,也可以成为伪科学、反科学的帮闲帮凶。科技记者、科学版编辑乃至一 切新闻工作者,如果不想不知不觉地被伪科学、反科学所利用,那么提高新闻、 科学素质,是当务之急。 祝研讨会成功,并祝各位能写出更好、更准确的科技报道。 2001.9.24.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