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groups.yahoo.com/group/xys)◇◇ (原载《环球》半月刊2002年第11期) 西方科学界的学术道德问题 ·方舟子· 近来学术腐败问题在中国媒体引起关注,有一些报道介绍了西方科学界存在 的类似问题和对付办法,以供中国科学界借鉴,本意是好的,但这些报道中有的 夸大了学术道德问题在西方科学界的严重程度。严格地说,弄虚作假现象在西方 科学界从来就没有泛滥到足以被称为“腐败”的程度,称之为科学不正当或不道 德行为更为恰当。当然,自从现代科学在西方诞生的时候起,学术道德问题就已 开始出现。早期最著名的事件大概是牛顿和莱布尼茨争夺积分的发明权,当时的 学术界还为此做过调查,牛顿并曾试图用不正当手段影响调查结论。科学毕竟是 人从事的,人性的弱点即使伟大如牛顿者也有时难以避免。 到了1830年,计算机之父、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比吉写了一篇题为《对英 国科学衰落的思考》的文章。在文中,巴比吉归纳出了三种学术不道德行为: 一种他称之为“修改”,在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中,删掉那些不利于实验结论的, 只保留有利的。一种他称之为“炮制”,在多组重复测量的实验数据中,只片面 报告那些预期中的实验结果。还有一种他称之为“伪造”,就是根本没有做过实 验,而捏造实验结果。如果我们把剽窃视为一种“伪造”的话,那么这个归纳, 基本上已经把学术上的弄虚作假行为都包括进去,到现在也还适用。此外,一稿 多投、伪造学术履历等也可算成学术不道德行为,有的还触犯了法律。 虽然巴比吉已惊呼“科学衰落”,但是在19世纪,科学研究还保留着被当做 一项事业的传统,没有太大的名利可图,从事者不多,研究人员多具有浓厚的科 学兴趣和献身精神,弄虚作假还是很罕见的。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研究也成了 大生产,成了一种平庸者用以养家糊口,成功者可以名利双手的职业,也就吸引 了一大批既无真正的兴趣又无献身精神、甚至不合格的研究者,而且竞争激烈, 科学不道德行为便开始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在80年代,“巴尔的摩案件”使得西方媒体和政府开始关注科学界的不正当 行为。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巴尔德摩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授期间,与他人合 作,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其中一名合作者是后来到波士顿塔夫茨大学任 教授的免疫学家艾马尼什-奇瑞。在1986年,艾马尼什-奇瑞手下的博士后研究 员欧图尔对这篇论文中的艾马尼什-奇瑞所做的实验的真实性提出怀疑,向当时 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的巴尔的摩反应,要求其撤消论文,但巴尔德摩拒绝了这一 要求,而且艾马尼什-奇瑞还把欧图尔开除。欧图尔于是将这一事件公开。从1986 年6月到1989年1月,塔夫茨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国家卫生院先后对这一事 件进行调查,都得出没有造假的结论。在舆论的影响下,美国政府开始介入,派 出特工人员,对纪录原始数据的墨水、胶带、纸张等进行了鉴定,认为确实有假。 1989年5月,美国国会专门为此事举行听证会,有关人员都被传唤出席。巴尔的摩 态度强硬,在听证会上以及其他场合都为艾马尼什-奇瑞的做法辩护,甚至声称 即使编造原始纪录,只要不发表,就不算伪造数据。1991年3月,国家卫生院做 出结论,认定艾马尼什-奇瑞为了应付调查,在1986-1988年间伪造了一整套支 持那篇论文结论的数据,但对论文中的原来的错误数据是有意伪造的还是无意过 失,没有得出结论(1996年国家卫生院的另一组调查人员得出结论说属于无意过 失)。巴尔的摩被迫撤回这篇论文,向欧图尔道歉,并辞去了洛克菲勒大学校长 的职务。 虽然这一事件的真相直至目前仍有争议,但美国政府因此认定,科学界很难 自我更正。于是在1992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成立了“研究诚实办公室” (ORI),专门接受和处理对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不正当行 为方面的举报,进行调查,并公布调查结论和处理决定。自成立以来,ORI大约 处理了百来起案件,在去年处理了11起。其处罚方式一般是禁止违规者在若干年 内申请美国政府的科研基金和在政府委员会任职。 去年最后一起案件涉及华人科学家熊墨淼。此人就职于美国德州大学休斯顿 健康科学中心,进行基因组研究。2001年12月,ORI认定,熊墨淼在向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递交的资金申请报告中剽窃由他审核的他人资金 申请报告,为自己申请资金,另外还伪造研究结果。ORI裁定:在一年之内, 禁止熊墨淼申请政府科研基金;在三年内,不能在政府学术委员会任职;在三年 内,在有熊墨淼参与的政府科研基金申请和其他报告中,熊本人及其所属单位必 须书面保证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或实验结果时,都做了恰当说明,保证报告 中没有伪造、误导的内容。德州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进一步决定:熊墨淼必 须向他所剽窃的对象做书面的正式道歉;在一年内,熊墨淼不准以课题主持人的 身份向任何政府、私立机构申请科研基金,在提交任何文章供发表时,必须由他 本人及其上司签名保证供发表的文章中不包含任何剽窃、伪造或误导的内容;一 年之后的两年内,熊墨淼在提交任何基金申请或发表文章时,必须做出类似的书 面保证;在三年内,熊墨淼在提交任何资金申请或发表论文时,必须附上由其上 司签署的声明,声明其上司已审核了其材料,未发现任何剽窃、造假或其他科学 不正当行为;在下个学年,熊墨淼必须选修一门关于科研道德的课程,在修完课 程后的一年内,作为共同主持人继续参与该课程的小组讨论;在两年之内,熊墨 淼必须以中、英两种文字,写一篇有关剽窃的正式文章,提交德州大学休斯顿健 康科学中心的常务副主任供发表。对熊墨淼的惩罚还不能算严重。与熊墨淼差不 同同时受处理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教授鲁吉洛被发现她以前在哈佛大学工 作期间,弄虚作假,编造心理学方面的调查结果。结果被裁定五年不许申请科研 资金。虽然此前鲁吉洛已经获得终身教授职位,但她还是被迫从现任大学辞职。 学术不道德现象是任何国家都无法避免的,为什么在西方科学界虽时有所闻, 却没有到腐败的地步呢?我想原因有四条:第一,有舆论的监督。传统上,科学 研究被认为是追求客观真理的崇高事业,弄虚作假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而且科学 研究主要是在花费纳税人的钱,公众也有监督的权利。在西方媒体上,很难听到 为学术不道德行为辩护的种种奇谈怪论。第二,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接受举报、举 行调查、做出处理,举报者不会投诉无门,不道德者不会逍遥。第三,严肃的处 理。指名道姓地公布调查结论,本身就已是一种惩罚,而禁止不道德者几年内申 请国家科研基金,相当于将之清除出了学术界。第四,注重对学生的教育。一个 惯于在作业、考试或毕业论文作弊的学生,在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时也会倾向于弄 虚作假,因此杜绝学术不正当行为,应从学生培养起。许多西方大学都开设了关 于学术道德的课程,学生手册则对学术不道德行为、处罚方式有详细的规定。例 如斯坦福大学规定,如果发现学生抄袭作业,这名学生将被休学一个学期,同时 进行40小时社区服务。如果多次抄袭,可能被休学一年,进行60小时社区服 务。更严重的会被开除。在今年年初,加拿大的西门菲沙大学就因为一起抄袭事 件而一下子开除了47名学生。 中国目前学术腐败流行有体制和风气两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科学领 域的体制变化不大,造成机构设置与实际要求存在差异。而且,中国社会上目前 有一种浮燥的情绪。这在科学界的反映是一些人急功近利,不惜抄袭和造假,希 望早出成果,出大成果。如何减少、杜绝学术腐败,控制学术不正当行为?西方 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002.3.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groups.yahoo.com/group/x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