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拉美行:从委内瑞拉到阿根廷 泽熙   到美国四年,这是我第一次到南美旅行,无论是委内瑞拉的小镇还是阿根廷的 草坪都久久不能忘去。   飞机到了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加斯,向下一看全是森林覆盖的山地,它的北面 正好濒临加勒比海。整个城市都坐落在群山之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城”,比 汉城的山地更加陡峭。清晨起来可以看到酒店对面的高山有一半都隐藏在厚厚的云 层里。 委内瑞拉:到小镇去看看   从加拉加斯到附近的一座工业小城市Charallave开车只要一个小时 ,但可以感受到为什么说委内瑞拉也是世界上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拉加 斯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而Charallave只相当于一座落后的城镇,有 不少穷人住房。许多企业老板在这里开工厂而居住在加拉加斯城里。   这个小城镇上有一家西班牙风格的餐馆,墙上贴满了斗牛的绘画,播放着斗牛 的音乐,墙壁上的半圆形窗口里农5c放着各类葡萄酒和白酒。其中有一种酒类似茅 台,在饭后饮用,西班牙语发音为“上布卡”,点上火就可以燃烧起来。平时觉得 美国人的工作餐快捷,中国人的工作餐是一种交际,但是到了这里才发现,一顿午 餐3个小时还不够,吃完饭后他们争着付款。我不懂西班牙语,三个企业老板则用 并不流畅的英语和我聊天。   和拉丁美洲的商业文化相一致,委内瑞拉的企业文化重视家庭和朋友联系,内 部存在着官僚式管理,一个人在商业上的成功一方面要维持过去的“友好关系”, 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新的“联盟”。颇有一点类似于东方人的商业文化,尽管两 者在文化历史上毫无渊源。类似于东南亚的华人,委内瑞拉也十分流行家庭经济。 公司内部习惯用传统的、不成文的、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而不是 根据成文的法律。   我在Charallave遇到的四位企业老板,他们之间既是竞争者也是合 作者,他们分享商业信息,对彼此对方的企业了如指掌,出入对方的企业就象出入 自己的企业。他们生产类似的产品,但在市场开拓方面却是各自为政。相反,在香 港,同类产品的企业则是互不来往。   小镇上的人有一种特别的明朗性格,他们谈生意喜欢直接了当,但成交业务并 不象美国人那样讲求效率,反倒象东方那样讲求感情,谈判的时间可能需要很长。 我们一起吃午餐或闲聊,他们则无意谈商务上的事情,更不用说可能象在中国那样 在饭桌上“拍板”。一个墨西哥的朋友告诉我,墨西哥商人有拖欠货款的坏名声, 大约委国商人也有类似的名声。   和其他拉美人一样,在闲聊中小镇上的人也喜欢谈自己的父辈或祖父辈是从欧 洲的某个国家移民过来的,或者谈到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区别,因为委内瑞拉的 南面就是巴西,讲葡萄牙语。有时会提到一个词“Spanglish”,说的是 在西班牙语里夹杂着英语,或者是英语里夹杂着西班牙语,我想到在新加坡遇到的 一个“Singlish”,也就完全明白了这个词的含义。他们告诉我“委内瑞 拉”是一个意大利语,意思是“小威尼斯”。 石油和美女传说   就整个拉丁美洲的经济而言,委内瑞拉算是有实力的,和墨西哥、巴西、阿根 廷一道并称为“拉美四强”。但它的特点是以石油为生命产业,有“石油之国”的 别称。因石油输出,70年代中期以来,委内瑞拉得以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但是当地的汽油价格并不便宜,比美国还贵。如果遇到国际油价下跌,其经济将受 到打击。因此,为了捍卫石油价格,他们不得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抗争。   十多年前,美国媒体习惯把拉丁美洲描绘成贩毒、腐败、犯罪、贫穷和政治不 稳定的地方,很多美国商人宁愿投资亚洲也不愿投资拉美。现在,美国商人似乎也 在拉近和拉美国家的关系,他们不仅增加了在拉美的投资,而且在公司内部聘请拉 美人才到美国,还有不少人把西班牙语作为第一外国语。在拉美的大城市里,一般 都可以看到美国产品的大幅广告,以及日本汽车的广告。   委国人大多为印欧混血,很早就听说委内瑞拉出美女,大概是与“全球小姐” 、“世界小姐”、“国际小姐”之类的竞选活动有关,在历届大型竞选中,委国选 手都伸手不凡,使得她们名声远扬。的确,委内瑞拉人酷爱打扮,平时她们的眉毛 和嘴唇上都有浓浓的化装品。实际上,墨西哥妇女也十分注重外貌。相反,美国人 则一般比较随便,只在正规场合或晚会上才注意装束。委内瑞拉出美女,从传统习 俗来看,与年轻女性对选美普遍着迷有关,我随手翻看当地的电视节目,发现成名 后的小姐也不放弃扩大影响,而是活跃在各种舞台上。   古代的委内瑞拉是印第安人阿提瓦克族和加勒比族的居住地。1498年哥伦 布第三次探险发现此地,1567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直到1811年宣布独立 。政体几经变化,1958年实行了宪政。“解放者”玻利瓦尔,我曾经在教科书 里读过这个名字,这也是委国今天的货币名称,他一度领导委内瑞拉彻底摆脱了西 班牙的统治。现任总统查韦斯是一位致力社会改变的“玻利瓦尔主义者”,他访问 中国时声称“一生都是毛泽东的崇拜者”。 阿根廷:移民的国度   从委内瑞拉到阿根廷我需要到智利的利马转机,其间一共经历了9个多小时, 大部份时间在平流层上度过。下了飞机,顿觉凉意袭来。在巴拿马和委内瑞拉穿着 衬衣还觉得炎热难挡,而阿根廷正好是冬季。在这里,我观光了首都城市布宜诺斯 艾利斯和附近的工业城市拉普拉达(La Plata),它们都坐落在拉普拉塔 河进入大西洋的入海口。   从飞机场到酒店,同行的美国同事告诉我,这里是一派欧洲式的景象。司机则 向我们解释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好天气”的意思。尽管是“严冬”,一件羊毛衫就 可以打发。当地男士的典型穿戴是在西服外加一条厚厚的围巾。据说,1536年 当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发现这里的时候,惊叹过这里怡人的气候,布城因此而得名。   到了酒店发现前面有一条河,河面上停泊着一条一百多年前从欧洲驶过来的帆 船,现在已经成了博物馆。19世纪,由于备受战争之苦,欧洲人纷纷把阿根廷看 作他们“希望的热土”。移民带来了欧洲的文化,使得布城的欧式风格浓郁,建筑 物的特色不是高大的摩天楼,而是古朴的哥特式,典雅而且宏大,具有“南美巴黎” 的称号。在拉普拉达也有少量西班牙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当地人把它们视为珍 奇加以保护。墨西哥城的屋顶多用红色,布城的屋顶则多是黑色。   和加拉加斯正好相反,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在极其平坦的土地上。1516年 西班牙人发现阿根廷以前,这里只有印第安人,1573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 816年独立的时候,她已经成为移民者的国度。印第安人被杀戮的杀戮,驱赶的 驱赶。欧印混血种人也受到歧视,其中有一支传奇的游牧民族叫“高卓人(Gau chos)”,后来也分散开来。一位年长的阿根廷翻译告诉我,正是在那个时候 ,有色人种便从这块土地上“消失”了。   实际上,20世纪初期,欧洲移民来到这里看不起当地的印第安人和欧印混血 ,他们不仅不与印第安人来往,也很少与欧印混血来往。高卓人以狩猎和畜牧为生 ,曾经漫游在“绿色沙漠”的彭巴大草原上,被喻为“南美牛仔”。他们中间出现 过反对种族歧视的勇士,抗击英国入侵的英雄,在不少文学作品里都有展现。据说 ,今天依然有少量的高卓人生活在南部。   阿根廷大约是一个“纯白人”的移民国家,我们绝少看见有色人种。而她的东 邻巴西,在印欧混合的文化中,具有拉美最浓厚的非洲文化气息。在中美,多为印 欧混血;在北美,城市附近的居民也一般以黑人居多;唯有阿根廷,就象亚洲国家 一样,难以见到黑人的踪影。我遇到的几个当地人似乎也不太清楚。   有一个解释说:18世纪末,当美洲各国大量贩卖黑奴的时候,阿根廷制订了 一个《出生法》规定:“凡在阿根廷出生的都是自由人”。这就是说,阿根廷农场 主可以购买黑奴,但不能继续奴役他们的子女。结果是农场主不愿购买黑奴,大批 非洲人没有进入这个国度。当地人讲,新近有少量亚洲移民,主要来自韩国、日本 和中国。 马黛茶与探戈   马黛茶与探戈是阿根廷的特色。有人说:“不喝马黛茶就不算来到了阿根廷。” 也有人说:“不看探戈表演就枉到了阿根廷。”凑巧,在拉普拉塔我品尝到了马黛 茶,回到布市以后便特地去观看了一场传统的阿根廷探戈表演。   马黛茶(Mate)虽不是阿根廷所独有,巴西、巴拉圭也有,但数量上还是 以阿根廷为第一,而且饮法上也具有特色。马黛茶用马黛树的叶子制成,味苦而香 醇,据说可以帮助提神解乏,有点像中国的苦丁茶。   中国人喜欢喝各种各样的茶,而阿根廷人则嗜饮马黛茶。他们饮用的方式不是 “喝”而是吸,而且家人或朋友在一起的时候,都用一根吸管轮流地吮吸着茶壶里 的茶。马黛茶壶比一拉罐稍小,呈椭圆形,一个手掌可以握牢。马黛茶壶一般由木 头或竹筒制成,外面或有艺术装饰。吸管则是由金属制成,管头呈鼓形,上面有小 孔,用于分离茶水和茶叶。饮用的时候把碎屑般的马黛茶放进茶壶,然后插入吸管 头,饮用的时候不可搅动。   阿根廷人和委内瑞拉人或许有相同的商业文化,重视交往。真正的商业交谈可 能只有40多分钟,而一顿工作午尴5c则需要3个多小时,包括甜点。常常看到他 们行贴面礼和拥抱礼,而不是握手礼。午饭之后,他们请我到公司饮用了一个小时 的马黛茶。他们轮流饮用着一壶茶,而且外面有人突然敲门进来也接过来就饮。公 司主人大概看出我不大愿意加入,便专门为我又准备了一壶茶,并向我解释他们的 传统。   按照现代卫生习惯,象中国传统那样一个人一个茶杯也许更好。但阿根廷人往 往不愿失去其传统的风格和气氛,就象中国人不愿分盘吃饭一样。   阿根廷是探戈(Tango)的故乡,听人说探戈之于阿根廷,就相当于京剧 之于中国。它诞生在博卡(La Boca),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港口区。   我观看的探戈表演规模很小,只有三对加上一个男高音和一个女高音,在一个 边长只有7、8米的三角形舞台上还摆放着一台钢琴、一把大提琴、一把小提琴和 一把手风琴。整个表演只有一个半小时,其中穿插着一些“故事情节”。但可以说 表演者具有天赋而不流俗,展示了一种粗犷和精致的艺术,不同于“标准的”探戈 舞。   酒店里的小册子上介绍到,19世纪末,当移民纷纷来集的时候,探戈成为了 水手、商人、手工艺者和平民劳动者的共同文化。尽管起源卑微,有人说它来自贫 民窟,也有人说它来自妓院,经过阿根廷艺术家的不断改造以后,已经成为阿根廷 最重要的流行艺术。   看过阿根廷探戈以后不难理解,它为什么可以成为水手和新移民宣泄忧郁、苦 闷的方式,以及在20世纪初,探戈流传到欧洲所引起的戏剧性对立。据《奥罗阿 根廷探戈研习营手册》,欧洲的宗教保守人士称:“参加探戈聚会的基督徒将会失 去善良的心。”当时的教宗斥责道:“这种不道德、异教徒的舞蹈,是极其无礼的。” 1914年德皇皇帝称探戈像“淫荡、羞辱的公开仪式”。但是探戈如今已是风靡 全球。   阿根廷还有许多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地方,比方说,驰名的足球队。阿根廷还产 生过拉丁美洲最著名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波赫士(Jorge Luis Bor ges),曾经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80年他热情地说过,如果获奖, “将到中国旅行”。可惜直到1986年去世,他没有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一个出 租车司机看到我是从中国来的,竟用中文说了一声:“谢谢”,记得巴拿马运河的 一名守卫还可以用中文和我交谈几句。闲暇之中,我还发现拉美国家的书店里还有 翻译成西班牙文的中文书,在委内瑞拉看到的是一本《黄帝内经》、在墨西哥看到 的是一本《武》、在巴拿马看到的则是四种不同版本的《风水》。似乎拉丁美洲人 对中国的了解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少。   阿根廷人极其重视绿化,从布城到拉普拉达大约一个多小时,一路上郁郁葱葱 ,无论是豪华的住宅还是类似贫民窟那样的住所。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花植草,到处 都是宽大的草坪和高大的树木,的确风景如画。拉普拉达市还规定,凡有六栋住房 都必须配备一个相当规模的草坪,而不是象大多数城市那样,凡有土地便盖楼房。 街道上有不少人骑着自行车,当然没有中国的城市里那么多。   的确,南美人的热情和一幅幅如画的风景无论如何也令人难以忘去的。 (2000年8月18日完成于美国)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