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坚决不同意寻正、太蔟关于哲学的观点 zm 近日寻正、太蔟二位老师接连发表批评哲学的文章,哲学究竟有用没用,我 的水平有限,一时也难以判断,只是觉得二位老师的文章不够严肃,对于这样一 个大问题,采用这样不负责任甚至有些轻佻的文笔来处理,难逃误导之嫌。这里 仅从我的知识水平出发,对二位的文章提出一些疑问,欢迎大家批评。 寻正老师在《忽悠孟轲,也捅“蜇学”的马蜂窝》一文里说“所以某种程度 上说,汉语是一种比字母编码语言更为低级的语言。难学难用不说,极易产生忽 悠思维”,这一句话就有问题。首先,文字有表音文字如英文、表意文字如汉字 之分,但什么叫做“编码语言”?通常的看法是语言产生于文字之前,文字只是 语言的符号,语言没有高下之分,又怎么能够说汉语是“更为低级的语言”?人 类思维的工具是语言而非文字,又怎么能够说汉语“极易产生忽悠思维”?况且 寻正老师一上来就用秦灭六国为例,说“秦军的强大,就在于不忽悠了,六国的 灭亡,就在于忽悠惯了”,这里的逻辑大大有问题。既然大家都说汉语,为什么 一个突然就“不忽悠了”,另外一个却是“忽悠惯了”?可见其中绝不是汉语的 问题。倘若真的如寻老师所说是汉语的问题,那么您的这篇文章也用的汉语,可 不可以说您也是在“忽悠”? 接下来寻老师批判了孟子,说这都是“孟忽悠的语言圈套”,“汉字太易忽 悠了,用来写诗,创造意境,汉语可能要胜过其它语言,但这种优点,就易创造 出忽悠思维”,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彻底推翻这种荒唐的观点。莎翁名作《威尼 斯商人》中有一个片断,说一定要割去谁身上的多少肉,法官说好,但是按照条 约你只能割去这些肉,却不能流下一滴血,否则就怎么怎么样,结果正义得到了 伸张,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故事。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字游戏、语言圈套吗?事 实上我国古代玩文字游戏最好的应当数公孙龙、惠施等名家,但和西方的形式逻 辑比起来,恐怕也还大大的不如,又怎么可以说汉语“就易创造出忽悠思维”? 至于孟子的一套说法究竟如何评价,也绝不是如寻老师说的那样,说来话长,大 家可以找一些专业书自己作一个判断。这里只想说说寻老师自己的逻辑,他说 “作为科学的信奉者,对此我是不买帐的,前提假了,道理也就虚了,这是基本 的逻辑思维”,据我浅薄的科学素养,也好像听说过许多数学、物理上的理论都 是建立在一个至今仍未证明的假设上的,比如数学中有许多公理,比如相对论的 一个前提好像就是假定光速在所有运动状态下都一样,它们的道理也不见得“就 虚了”,请问这是什么样的“基本的逻辑思维”?况且寓言自有寓言的手法,与 科学的假设验证本不相同。寻老师又说“‘牛奶是给牛喝的’,没有逻辑思维能 力的人,一听就觉得大为有理,牛喝的奶,才叫牛奶的嘛,如果在英文中,就一 个字,Milk,奶,林忽悠就行不通了”,不管怎样,我喝了这么多年的牛奶,却 从未想过“牛喝的奶,才叫牛奶”,不论根据日常经验还是汉语的组词规则都不 可能这样想,恐怕这也只是寻老师一个人的逻辑吧。 太蔟老师《点评一番哲学呓语》还是那个问题,即以无法就业、于吃饭挣钱 无补为由来断定哲学是垃圾,这是抬杠,不是学术意义上的批判。哲学当真是垃 圾,为什么从古到今有这么多的人付出一生的精力来研究它?我们的时代也许只 是消遣的方法太多,以至于人们很容易消磨去自己空闲的时间从而隐藏了内心为 之迷茫和恐惧的问题,于是哲学显得不那么重要。需要指出的是,哲学本身作为 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它的实践恐怕还要结合文学、政治、艺术、心理学、社会 学等学科才可以得到实现,太蔟老师说“对大多数人而言,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 错的工作,能健康体面自在地活着,有幸福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本身就是生活的 意义,并不需要额外的宗教和哲学强加上去的生活意义。许多人不需要哲学,不 是不问生活意义,而是不需要向哲学求得生活的意义。很少有人去报考哲学专业, 大众弃萨特的哲学如敝履,是因为稍有头脑的人都可以算计出,浪费在万花筒似 的哲学上的时间和精力,是不会收到相应的回报的,还不如把有限的人生资本投 在‘世俗化’的、‘人生的表面’的功名利禄争夺上”,从这段话里可以找到太 蔟老师的错误所在,他把哲学的研究和哲学对大众的指导混为一谈了。学术上的 研究本身与实践就有一定的距离,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从事哲学的研究,但这 并不等于“许多人不需要哲学”,事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人不需要直接从事哲学 的学术研究,但却需要成熟的哲学与政治、心理学、社会学等具体学科的融合后 的普及,正如大多数人不需要从事科学研究,但却需要科学研究带来的现实产品, 这个道理想来太蔟老师也应该明白,想不通您为什么视而不见却要来发表这样偏 激的观点。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就是对于这样大的问题,二位老师的态度实在不能算是 严肃,举例不严密,逻辑不清楚,把孟子改名叫“孟忽悠”,实在容易给我们这 样的尚处于求学阶段的人以误导。 致敬! (XYS200710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