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看张远山说《庄子》——“儒墨”与“杨墨”   作者:eng   按理说,张远山费尽心血去发掘《庄子》的“奥义”,没有理由不把《庄子》 一书读得滚瓜烂熟。可是就在张远山公布出来的几个片断中,就有一些非常不合 情理的纰漏。例如,张远山控诉郭象篡改《庄子》的罪证之一,就是郭象注的 《庄子》外篇当中,有四处“杨墨”,原应为“儒墨”,郭象为了维护孔子的圣 人形象就给改成“杨墨”了。论证方面,张远山是这样说的:   引用:   郭象版“外杂篇”有四处批评“杨墨”倡导“仁义”,分见《骈拇》、《胠 箧》、《天地》。主张“为我”的先秦道家思想家杨朱,何曾倡导过“仁义”? 即便在郭象版《庄子》中,无论“内七篇”之《应帝王》,还是“外杂篇”之 《山木》、《寓言》,老聃传人“阳子居”(即杨朱)均为正面慕道者形象。倘 若杨朱倡导“仁义”,孟子就不会妄诋杨朱、墨子是“无君无父”的“禽兽”。 “杨墨”仅是儒书《孟子》的口头禅,先秦别书皆无,汉后诸籍罕见。因为杨朱 之书早在先秦已被基本剿灭,《汉书·艺文志》已无著录,此后无须追剿。郭象 竟不顾庄学源流,无视上下语境,硬把“儒”字妄改为“杨”字——有注文为证; 哼哈二将成玄英、陆德明当然装傻帮腔——有疏文、释文为证。如此不合史实, 而且义理不通,一千七百年来的治庄诸家竟无一人起疑。   若郭象真的把“儒”妄改为 “杨”,那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郭象有 本事整了个“名教即自然”,有本事把六万余字的《庄子》给说圆了,却难在了 这一个儒字上以至于要改?改什么不好却一定要改成道家先哲杨朱?而且四处义 理、史实不合的“杨墨”一千七百年来竟无一人起疑,却让张远山拔了头筹,这 实在是比中六合彩还难。且慢。从张远山在 “相濡以沫”的奥义中显示出来超 强的理解能力来看,还是有必要看一看原文到底是怎么说的。   在张远山提到的《庄子》外篇里的四处中,三处只是提了一下名字,作为反 面材料出现。与“杨墨”一同出现的还有“离朱”、“师旷”、以及“曾、史”。 仅在《骈拇》一篇中详细讲到这几个人为什么会被树成反面典型。所谓“骈拇”、 “枝指”,指的是身体无用的部分,所谓“骈于足者,连无用之肉也,枝于手者, 树无用之指也”。道家认为,儒家的“礼”、“乐”,名家的“诡辩”等等,就 和“骈拇”、“枝指”一样,对于悟道无益,不是正道。具体来讲,就以上面所 说的几人为例。“离朱”是“骈于明者”,只知道“乱五色”、 “淫文章”。 “师旷”是“多于聪者”,就只会“乱五声”、“淫六律”。“曾、史”则是 “枝于仁者”,所作所为只是“擢德塞性以收名声”。而“杨、墨”则是 “骈 于辩者”,只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杨”固然决不是杨朱,张远山的“儒墨”说却更是不 能成立。理由有四。一是一同提及的其他人都是人名而非学派名。二是“枝于仁 者”已经有“曾、史”为代表,没有理由再以“儒”来说事。三是“坚白”、 “同异”是惠施和公孙龙的著名辩题,后期墨家也有参与其辩论,而儒家则对这 种辩论不屑一顾,《荀子》正名篇中根本就没有提及“坚白”、“同异”。四是 说“儒”提倡仁义也就罢了,被孟子骂得狗血淋头的墨子又如何会提倡仁义呢? 有如此明显的四条理由,而张远山竟能误以为批评的是“儒墨”倡导仁义。如此 “不合史实”、“义理不通”,气势倒是有气势,可惜是无的放矢。   “自许古今庄周第一知已”的张远山(见黄孝阳《打两千年中国学术最大的 假!》XYS20071105),还有多少“奥义”是建立在这些牵强和错误的理解之上 的?(另见《看张远山说《庄子》-“相濡以沫”的奥义》 http://www.xys-reader.org/blogs/eng/2007/11/14/coeaeoeaeaesaaae-aeoecaeayaeaecsayya/ ) (XYS2007111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