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写在小资们狂欢盛宴之余 ——读《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余德子 一部在WEB、EMAIL上广为流传小资情趣的中篇《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以下简称《成都……》),由小资者写作又由小资们的鼓噪渲染已成了去年4 月以来的一道网际文学风景。据报道在某个网站遭到点击的次数几达百万,据悉 延边出版社正策划出版,美国、台湾、新加坡有几家公司都在跟作者联系在海外 出版事宜。最新消息是,该书将成为国内首部与港台同步上市的小说,看来,由 电媒而纸媒体已成事实,这无疑成了网络文学的一道狂欢盛宴。 该书深受小资族或幻想成为小资族或将要成为小资族的25-35岁的年轻一 代的青睐。作为中篇小说虽然有些稚嫩粗糙,但那语言强烈的赤裸裸的笨乙胺气 味别具一格,远远将《黄金时代》甩在时代的后面,正迎合当下时尚口味,真实 性、可读性、无目的性是构成饕餮的主要作料。 一个月7千元左右的薪水,高级星级宾馆的常客、一千几百元的一夜情、自 驾奔驰轿车穿梭于豪华都市、嘴里叼着贡品娇子香烟、杯里盛满五粮液酒、飞快 地拉开黑色手包慷慨埋单……小资族的生活方式、情趣、经济收入、知识底线、 理想追求……一览无余。没人能否认,这正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空间,并且是 一个引领时尚的空间。 虽然小资情趣早遭一部分人唾弃,而社会却顽强地朝着他们的生活箭头迈进, 远远地将一切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抛在时代的后面以至历史的垃圾堆里,呼叫 他小名的“卖烟的老太太”,夸奖他“现在混得不错的人力三轮车车夫”,被他 的“生活开始大段大段地删除”。“全面小康”对于底层的工人、农民、半工半 农人,特别事下岗失业者尽管是望饼充饥,不存希翼更无失落,而小资族正理所 当然向“小康”跨进,16大已经将工人农民大段大段地删除,尽管有点羞羞答答, 尽管删除并不意味着消除,而格式化为中产阶级(或阶层)的可能性几乎为白 日梦,这就给小资辈留下了广阔的拓展空间,“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尽管是 政治宣言,毕竟只有小资辈才可能成为泽被的对象。 小说作者的笔名由“江南慕君容,相随到雪村”幻化而成,从网上的资料看, 还只能了解的是这样一些信息:1974年出生,A型血、单身,卖过假药、当过骗 子,学法律,东北某学校本科生,爱好文学,业余写作,喜欢读日本《雪国》、 《古都》、《罗门生》,金庸的《天龙八部》; 俗世的目标是“三个一工程”:出一本书,赚一千万块钱,有一次轰轰烈烈 的情感。 语言是东北和四川的杂种,率真而油滑却很自然,直不笼统却很机智,赤裸 裸出口成“脏”也不淫邪。用随便一个编辑软件“查看”,8万来字的小说, “鸡巴”加“锤子”凡19,“X逼”加“牛逼”凡32,“日你妈”凡21,口头禅 是“傻逼”,这可是创小说记录的,大概只有在古代色情小说里才找得到,在笔 触所及处不失时机地发散着浓烈的苯乙胺腥味; 打麻将“五一二”,“千把块钱可以应付”,还有连母猪都不肯放过的性欲, “学生时就和体育老师有性关系”的性史; 形而上的信仰是:“怀疑比忠诚更接近上帝”。 ……已经足够了,这比任何“作者简介”都实在。 这正是这个时代青年人每天都在编织的梦幻和梦寐以求的生活,现在在校 1600多万的大学生,从中学起,就在用没完没了的习题和教育界有影响的方家编 制和透露的高考模拟题和信息编织小资生活的梦幻,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靠着这 个坚定的目标支撑着。中国4千多万的网民主要成分就是他们,网络与他们已是 血肉相连,网上游弋本身就是小资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兴趣化写 作也好,无目地写作也好,表现“悲悯”也好,扩散“怀疑”也好,《成都……》 将小资生活的“具象感觉”“做成某种娱乐饮品”为群体内读者“顺顺溜溜地喝 入口腹”(韩少功语),成功了一次小资族的巨大狂欢盛宴。 二、 这里说的“小资”,并不是阶级学说里“小资产阶级”(小布尔乔亚petite bourgeoisie),“小资”不是一个阶级,也不是一个阶层,相当于30多年前的 “知识青年”(“知青”),或者说是21世纪的“知青”,叫“小知”更准确一 些,姑以“小知”名之吧。是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共同经历命运的社会群体。 有人说“小资是一种恶俗”,是“打着个人主义招牌的大众时尚的奴才,峨 冠博带的乡巴佬,前卫思想的暴发户”;“ 小资是一种矫情”,“一种愚昧”, “一种无知”,以有限的知识水平塑造“境界”的空中楼阁;小资贫困,用菲薄 的收入购买贵族的心理幻觉;小资虚妄,以自居的身份炫耀属于他人的出身;小 资昏聩,用病态的情理扰乱正常的事理。小资是一种毒素,又是一道风景,是自 己的冠冕,他人的笑料。小资据以认识事物的,是一幅极度扭曲的世界图式。小 资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同时还有适宜的情景音乐伴奏着。 “小资是一种丑陋”,对表演乐此不疲,需要观众但全然不顾观众的承受力。 因此需要“批判小资、克服小资!摈除小资!!唾弃小资!!!”(以上见 (www.xys.org)王庆卫《为什么要批判小资》) 这只能是被“大段大段删除”过后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化激愤和激愤的情绪。 经验所至,情绪化的表述往往容易偏离事物的本质,失之偏颇,引诱我们对读识 对象的移位和自身立场的错位。 小资的确知识水平是有限的,却并非“无知”、“愚昧”。他们都有着当今 立世入世并且可以藐视其他群体的知识水平以及符号资本(学士、硕士之类), 这是自己的出身,不是他人的身份。比起其他群体如下岗工人、求岗的农民甚至 前一辈的由于意识形态灾难使得自身的知识结构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以至有些潦倒 (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的确有自己骄傲的资本,漠视这个特点,无异于抓住头 发想离开地球。 小资也有别于“冠博带的乡巴佬”,有别于“贫穷”,尽管他们的成分中不 乏从贫穷的底层挣扎而出,并且这种“挣扎”过程往往是造就小资本身质地的土 壤,而一当破土而出,就将原来的生活“大段大段地删除”了,他们有的将跻身 于白领,经过一个时期的奋斗,由CIO而CEO也不是梦;当然他们并不都是来自底 层,有的本身就是在“大资(或“大知”)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只不过由于经济 的不自主而暂时委身于斯,一当走出卵翼,也就身份定位了,其中不乏跻身公务 员行列仕途宏远,如果有点“生殖器串联”(李敖语谱系的话)谱系,更是捷足 先登了。 但归根结底,小资只是一个群体,不是一个阶级阶层,并且是一个动态的群 体。他们不断地消融于社会各个阶层之中,其中极少部分走进中产阶层(正是这 个诱人的坐标,构成小资情结的主要特征),而绝大部分将落入社会底层,成为 生存基础十分不稳定的一个层面,有的失业,有的待业,或在失业和待业之间跳 舞;小资群体还要不断的补充,在当今除了“学而优”恐怕没有别的路径可寻, 而补充也不会间断,正如释放不会停止,因此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群体, 犹如一个车站站台,有的人从这里上车,有的人下车必须经过这里。 《成都……》表现的就是这种介于跃入中层或落入底层的小资的“悲悯”、 “怀疑”情绪的自然流露,这就是主人公之所以“沉重(陈重)”的原因。“人 海无非过客,花前总是春风”的悲悯也好,环肥燕瘦醉生梦死的寻欢作乐后的空 虚也好,对上司诚恐诚惶小心翼翼看着眼色,对竞争者施展小智术倾扎有加也好, 只不过是在这个极度不稳定状态下的挣扎呻吟,一种无可奈何的倾泄而已。 三、 文学,小说,无论以什么形式什么心态弄它,无意识也好,有意识也好,思 想性的也好,趣味性的也好,聊天式,网络的,严肃的,调侃的,“玩的”,都 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现实,都是作者思想情绪倾向的自然流露,这是规律,无 可逃脱于天地之间,所以根本不相信什么超艺术超文学之类的宣言和诸如此类欲 盖弥彰的遁词。至于反映现实反映得如何,准确否?深刻否?生动否?这是技术 层次的问题,这才是读者苛求于作者的。 《成都……》反映的现实应该是真实的。 进入新世纪,各种社会矛盾都在深化,各种社会情绪都在激化,从小资生活 的一个侧面我们也能很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官场的腐败,情感危机,家庭的分 解,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意与虚情假意的碰撞,企业管理的弊端,分配的不公平 和发展的加速,生活水平距离的拉大和人的欲望的扩张,收入的悬殊和穷富差距, 物欲横流和精神的空虚……,这些就像是身边的事,最近几天的事,这不就是我 们这个社会的图景的一个缩影吗?《成都……》现象(贴在网页上和有那么多的 人点击),不正是对作者的一种不同程度的认同,对小说反映的现实的认同,对 感受到的社会危机的认同和关注吗? 《成都……》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甚至怀疑作者都身体力行。这大概 也是作者埋名隐姓的一个不便直言的原因,当然作为读者我们不必要追究这只鸡 蛋是哪个母鸡生的。特别是,语言也是真实的。惟其真实,才感觉亲切,这就是 可读性的来源。杨振宁博士曾经说过他自己对小说的看法,认为应该写真实的事 情。虽然我们没有必要把科学家的喜好作为文学的评议标准,但《成都……》这 样的网络作品,总比那些逢迎、煽情、每日都可以在电视屏上见到的手淫文字、 淫词艳句或无病呻吟地道得多,不是别的,仅因了真实。 2002年12月28 (XYS200301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