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吉方平《透过表象看实质——析“公共知识分子”论》点评                                  罗集人 【内是作者的评语】   【本人不赞成评选“影响中国的××位公共知识分子”之类的活动,因为这 和“×佳公务员”和“中国最受欢迎大学校长”评选一样,没有多大意思。也许 是本人政治嗅觉迟钝,实在没有想到评选活动含有深刻的政治背景。读了吉方平 (此名看样子不是真名,而是某家报纸评论部的谐音笔名,与当年“梁效”、 “石一歌”属同类性质)的文章《透过表象看实质——析“公共知识分子”论》, 倒被它唤醒了沉睡近30年的政治嗅觉,因为“透过表象看实质”这个几十年前耳 熟能详的固定用语(政治领域而不是哲学认识论领域),不知何因又出现于今天的 主流媒体上。】   一个舶来的名词———“公共知识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s)”被接了过 来,成为炒作一时的衔头。先是出现在一些出版物上,进而挂在网上、见于某些 报刊。因为英国的一家《前景》杂志评出了他们的100位“最有影响的公共知识 分子”,于是我们的杂志也来效颦,推出中国的“50名公共知识分子”,引出舆 论哗然。【“舆论哗然”不知指的是什么?是方舟子的“请辞”,还是郑也夫的 声明“无法改变中国”,还是对何祚庥未能入选的责问?不管是那一种,舆论哗 然都是正常现象,这反映了中国政治生活的进步。】   提出“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其实质是离间知识分子与党的关系、和人民 大众的关系。【我的乖乖龙的东,最典型的“反右”和“文革”语言。这种“实 质”不知吉方平先生是如何看出来的。市场经济了,帽子工厂投产也需要工商部 门的许可证吧。我担心“评选公共知识分子”的策划者,从此要被戴上“离间知 识分子与党的关系”的大帽子,仕途完蛋不要紧,但愿不至于“永世不得翻 身”。】   按照一种漂亮的说法,所谓公共知识分子,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 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 者。但在实质上,“公共知识分子”概念的舶来者和抛出者,主张公共知识分子 就应该是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不属于任何集团和阶级的飘浮群体,是“独立” 的意见领袖。【又是一个“实质”!策划者为“公共知识分子”罩上了许多光环, 我也不以为然;但是,想不到吉先生更给他们戴上辉煌的王冠:“独立性”和 “批判性”有何不好?与此相反的不就是“依附性”和“盲从性”吗?现在党中 央都在提倡人文精神,不但知识分子要有独立性和批判性,全体国民也应该有独 立性和批判性。想当年,在《5.16通知》的鼓舞下,在《十六条》的指引下,广 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不正是因为缺少独立性和批判性而干了无数的荒唐事吗?这样 的教训难道还不应该记取吗?】   “公共”的本质在于“独立”,而这种“独立”是从来也不存在的。【“不 属于任何集团和阶级”与“属于任何集团和阶级”在逻辑上是等义的,因此确实 不存在“不属于任何集团和阶级的”知识分子。但是,人格独立的知识分子是存 在的,五四时期的胡适、陈独秀、鲁迅等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马寅初,60年代 的张志新、遇罗克等也是。】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人民大众的一分子,是党领导下的一个群 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毛泽东1957年在《打退 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中用来比喻知识分子和它所“依附”的阶级的关系的,他 说:“现在,知识分子附在什么皮上呢?是附在公有制的皮上,附在无产阶级身 上。谁给他饭吃?就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劳动者请的先生, 你……不听主人的话……就要辞退你,明年就不下聘书了。”(《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453页)这种“皮毛理论”长期以来把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严格区分开来, 离间了知识分子与党的关系、和人民大众的关系,使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 后来邓小平终于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了,“毛”终于成为“皮” 的一部分了。想不到文革过去近30年,皮毛理论又死灰复燃,又有人说:不对, 知识分子还是“毛”,永远成不了“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知识分子的“意见”,从来是由他们的经济社会利 益决定的;知识分子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主义、为人民大众服务。【实在看不 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知识分子的‘意见’,从来是由他们的经济社 会利益决定的”之间有什么关系。“经济基础”应该指有生产力决定的社会生产 关系的总和吧,上层建筑应该指政治、法律等观点以及由这些观点决定的政治法 律制度吧。把“经济基础”理解为“社会经济利益”、把“上层建筑”理解为 “意见”,也未免太庸俗了吧?吉方平的历史唯物主义修养大约相当于一个高中 生。】   一部中国现当代史证明,只有当知识分子跟着共产党走、成为工人阶级组成 部分、与人民大众打成一片时,知识分子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才有崇高的 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好像不完全是这样。港台海外的知识分子不论,大陆的 知识分子都是这样吗?马寅初、傅雷、老舍、赵丹、张志新,都是因为跟党走才 “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吗?曹禺先生建国后是跟党走的吧,可是他的戏剧创作 的才华在后半生“充分显示”了吗?而一些理工科的知识分子在国内成果平平, 而到国外去却得到长足的发展。知识分子在三中全会以前的“臭老九”地位,难 道是因为他们不跟共产党走、不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历史和现实中,出现过一些貌似“独立”的“公共知识分子”,其实只要认 真剖析一下,他们的身后无不隐藏着某些利益集团的背景,其实并不“独立”, 也无“批判”。这一点奥秘,今天已是路人皆知,不必一一点穿了。【我是路人, 我实在不知其中的“奥秘”,希望吉方平先生指点。马寅初不知道能不能算“独 立”的“公共知识分子”,他身后隐藏着哪个利益集团的背景呢?张志新呢?一 些人“貌似独立”(假独立)并不代表所有人“貌似独立”;就像一些官员“貌 似清官”(假清官),并不代表所有官员“貌似清官”一样。】   “公共知识分子”概念的舶来者和抛出者,把“公共知识分子”描绘成“公 共意识和公共利益的看门人”、“社会正义和世道良知的守护人”、“沉默的大 多数的代言人”;同时又把我们的社会说成是“万马齐喑”,广大人民群众只是 “普遍失语的沉默羔羊”,唯有他们才是“众醉独醒”,唯有乞怜他们才能“代 言”。【“公共知识分子”概念既然外国人能用,中国人也可以用,问题在于赋 予它何种内涵。“代言人”是不能自称的,某些知识分子自称人民群众的“代言 人”,就像每个国家的掌权者都声称自己代表本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连希特 勒、萨达姆也不例外)一样,别把他们当回事。】   这不仅是对当今中国社会民主进程和舆论现状的武断错判,而且是一种新的 “英雄史观”、“精英史观”,在一笔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同时,试 图由几个“公共知识分子”掌握“话语霸权”,造成新的“一言堂”、“一锤定 音”。【知识分子没有实权(除非当了厅局级以上领导的硕士、博士们),只能 说说话,何来“霸权”?老的“一言堂”砸掉了才会形成新的“一言堂”,老的 “一言堂”砸掉了吗?现在是人民群众可以畅所欲言的理想状况吗?历史上的 “一言堂”的堂主从来就不是知识分子,“一锤定音”的掌锤人也从来不是知识 分子,而是大权独揽的独裁者。】 他们主张知识分子完全脱离自己的专业和所长,就广泛的“公共事务”发表 “振聋发聩的意见”,成为公众的“意见领袖”。于是“公共知识分子”变为 “万能知识分子”,一些专家学者包打天下,在自己完全不熟悉不知道的领域中 横冲直撞;另一些人则再也不甘寂寞,不屑于做学问,成为电视明星、媒体人物, “公共知识分子”又变成了“作秀知识分子”,成为与影星、歌星、体育明星比 肩的时髦人物。十分明显,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论,无疑是要把知识分子引 上邪路。【危言耸听了!当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曾经发表“振聋发聩的意 见”,但是并没有使全体知识分子完全脱离自己的专业和所长,照样出李四光、 茅以升这样的专业人才。少数知识分子“作秀”,岂能将大多数知识分子“引上 邪路”?笔者也坚决反对“知识分子在自己完全不熟悉不知道的领域中横冲直 撞”,但是像邹承鲁院士对科技管理体制发表尖锐意见、法学专家就对孙志刚案 呼吁废止收容恶法,算不算横冲直撞呢?杨振宁近年来在人文研究领域发表了许 多意见,是否也属于这类行为?在当选的“公共知识分子”中又有几位是“在自 己完全不熟悉不知道的领域中横冲直撞”呢?如果没有,吉放平的批判是否有唐 ·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嫌疑?】   类似“公共知识分子”论这样的概念,只是一点噪音和杂音,并不能影响我 们社会舆论的主调,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面对着一个多元化的态势,关 键是要清醒、坚定,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在林林总总的思潮前迷 失方向。【如果坚持“群言堂”,就难免有“噪音和杂音”,希望不要忙于消灭 这些“噪音和杂音”,尤其不希望用铲除声源的方法去消灭它们。如果我们一方 面高喊要继承全人类的政治文明,另一方面又将西方国家很正常的“公共知识分 子”概念(仅仅是概念!)视为洪水猛兽,必欲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岂不是典型 的叶公好龙!】 (XYS200501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