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绿坝又见王小波   ——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有感   作者:阴宇彤   写随笔,一般讲究举重若轻,恬淡一些为好,花鸟鱼虫,花花草草的再来个 赋比兴什么的,显得宁静致远、雅致淡定,当然也有例外……   N多年前,王小波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性社会学》这本书描述了二 十年代美国是怎样判决淫秽书的:起诉人从大部头书里摘出一段来,念给陪审员 听,然后对他们说:难道你希望你们的孩子读这样的书吗?结果海明威、劳伦斯、 乔伊斯就这样被禁掉了。”   所谓“时间”是佛教信徒——因为,时间是相信轮回的,历史的许多瞬间是 如此的相像……9日,国家某部发言人针对记者询问为什么“7月1日起,所有境 内销售PC,一律安装绿坝-花季护航”监控软件的问题,做了如下回答:“请问 记者,你有孩子吗?”…… 靠!这个反问犹如《武林外传》里的葵花点穴手! 问倒!百试“又”爽!记者狂汗……   这是个有趣的逻辑关系,也许有一天,相关部门会规定刚出厂的所有书包、 皮包里,必须放一包卫生巾,当然这时又会有一位记者提问:“为什么所有包包 里都放一包卫生巾呢?”某部发言人反问道:“请问记者,你家有女同胞吗,她 要是发生‘紧急’情况,需要这个东东,你能坐视不管吗?”   无语…… 无言可语…… 这里来继续看完那篇王小波N多年前的的文章吧:   “我本人就是个作者。任何作者的书出版以后,会卖给谁他是不能够控制的。 假如一位严肃作家写了性,尽管其本心不是煽情、媚俗,而是追求表达生活的真 谛,也不能防止这书到了某个男孩子手里,起到手淫前性唤起的作用。故此社会 对作家的判决是:因为有这样的男孩子存在,所以你的书不能出。这不是太冤了 吗?但我以为这样的事还不算冤,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比他还要冤。事实上社会 要求每个严肃作家、专业作者把自己的读者想象成十六岁的男孩子,而且这些男 孩似乎还是不求上进、随时要学坏的那一种。   我本人又是个读者,年登不惑,需要看专业书,并且喜欢看严肃的文学书, 但是市面上只有七十二个故事的《十日谈》、节本《金瓶梅》,和被宰得七零八 落的雷马克,还有一些性心理学性社会学的书,不客气地说,出得完全是乌七八 糟。前些日子买了一本福柯的《性史》,根本看不懂,现在正想办法找英文本来 看。这种情形对我是一种极大的损害。在此我毫不谦虚他说,我是个高层次的读 者,可是书刊检查却拿我当十六岁的孩子看待。   这种事情背后隐含着一个逻辑,就是我们国家的出版事业必须就低不就高。 一本书能不能出,并不取决于它将有众多的有艺术鉴赏力或者有专业知识的读者, 这本书应该对他们有益,而是取决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没有鉴赏力或没有专业知 识的读者,这本书不能对他们有害。对我来说,书刊审查不是个性环境,而是个 知识环境问题,对其他知识分子也是这样的。这一点是《性社会学》上没有提到 的。二三十年代,有头脑的美国人,如海明威等,全在欧洲待着。后来希特勒把 知识分子又都撵回到美国去,所以美国才有了科学发达、人文荟萃的时代。假如 希特勒不在欧洲烧书、杀犹太人,我敢说现在美国和欧洲相比,依然是个土得掉 渣的国家。我不敢说国内人才凋零是书刊检查之故,但是美国如果现在出了希特 勒,我们国内的人才一定会多起来。   假如说市场上有我需要的书,可能会不利于某些顽劣少年的成长的话,有利 于少年成长的书也不适合于我们。这一点与意识形态无关。举例而言,《雷锋的 故事》这样的书对青年有益,把它译成英文,也很适合西点军校的学员阅读,但 是对于那些秃顶教授,就不那么适宜。再比方说,《罗兰小语》、琼瑶的小说, 对美国high school的女生很适宜(可惜的是美国这类书已经很多了),但是对 于年过四旬,拿了博士学位,在大学里讲社会学的知识分子就不适宜,如果强要 他们读的话,大概会感到有点恶心。这种人甚至会读Story of O,虽然你问他时 他不一定肯承认。有人会争辩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应该为他们做牺牲。但是 现在的问题是牺牲的代价是让成人也变成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根本就不会 有什么未来。   现在美国和欧洲把成人和儿童的知识环境分开,有些书、有些电影儿童不能 看。这种做法的背后的逻辑是承认成人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无须法庭、教会来决 定哪些他能够知道,哪些他不能知道。这不仅是因为成人接触这些知识是无害的, 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知识里有他需要知道的成分,还因为这是对成年人人格的尊 重。现代社会的前景是每个人都要成为知识分子,限制他获得知识就是限制他的 成长。而正如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指出的,目前中国人面对的知 识环境是一种童稚状态,处于弗洛伊德所说的肛门时期。也许,因为种种原因, 特别是历史原因,我们眼下还不能不有一些童稚的做法。那么,下一步怎么办? 一种做法是继续保持童稚状态,一种做法是摆脱童稚状态,准备长大。相信前一 种做法的人,也相信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杜撰的口号——无知即力量;相 信后一种做法的人,也相信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下一步”当然不 是把日历翻过去就是的明天,但是,也不应当是日历永远翻不到的明天。” (XYS20090610)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