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带给主流文学的危机 赵毅衡   人类回顾二十世纪时,将发现该世纪对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发明,是电子技 术。二十世纪末世界最大的变化是电脑联网,而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将是电脑网 上的“有效世界”(virtual world)。   最近,我们从网刊上读到一篇好文章,介绍“海外中文网刊”。身居海外者, 切身体会到网刊与“传统刊物”的根本性区别。传统刊物,在海外一直有,至今有 人在办,大多是“前文化人”瘾发难忍,重做冯妇。但是读者过于分散,邮费比刊 物还贵,只有若干华人聚居处,可以本地发行。销量有限,亏本倒贴,以至于有 “要想害人,劝他办刊”的说法。   这么说,网上中文刊物,网上文学,是海外中国人不得已而为之。五年前中 文网刊刚出现时,确是如此,但是不久我们就发现网刊的意义远远超过克服散居 的困难,正在形成一个“有效”的世界性网上汉语文化,不再有海内外之分。我个 人估计,面向一般读者的网上中文刊物(就是说,不算专业刊物与特殊集群刊物) 现在至少有三百多种,如果加上另有文本,“兼带”上网的报刊与广播电视台等, 说五百是保守的估计。这个繁荣的局面,是最近三年的事。今后三年,中文网刊, 数量将以千计。   最销行的网刊,每天有七万至八万访读者,其“发行量”,正在超过海内外任 何传统刊物。无须费力想象,我们可以预料,今后的刊物,可能网上本是“正版”, 印刷本副之。   中文网刊,并非一片光明。有若干难处,但也造成网刊文化的特点。   首先,网刊的取读,完全免费。办刊者,写作者,何以谋生?一般西方网刊, 靠广告收入。在中文网刊做广告者,大都是旅行社,电话公司之类。网上邮购, 又会遇到一个距离问题。邮费一加,几乎无利可图。因此至今,办刊者是业余爱 好为主,写作者则是有感而发,不得不写。著述无法再为稻粱之谋,网刊文学是 真正的“纯文学”。   中文网刊的第二个特点,是编者,作者,读者的“身份”:大部分是理工科学 生,或科技从业人员,与传统刊物很不一样。比较而言,中国文人,以及他们影 响下的文学爱好者,以四体不勤为正宗,不太喜欢摆弄机器,在电脑上也比较笨 拙。因此,网刊文学,是由文学圈外人主持的。拿坚持最久的两份文学网刊《橄 榄树》与《新语丝》来说吧,前者的发起者祥子、胡坚、马兰,都是工科金融科 的学生,后者是生物学者方舟子一人打下的天下,至今也是他一人单干。   这倒也罢,现代中国作家出版家,学医农工出身的,也数得上一把。但是读 者群的身份,对刊物发展的影响更大。中国文科学生,至少在国外的部分,与电 脑的距离早就在缩小,相当原因是他们必须用电脑写作业。我想国内的文科学生, 不久也会被时代赶上电脑网络。   不过,编者作者读者成分的变化,对于网刊文学的风格,不无好影响:中文 文科教育传统,造就的做作文风,掉书袋的习惯,判断上的成见,都不再起作用。 网刊作品的质量,一直使我惊喜:远远比一般报刊的文学副刊强。形式实验,往 往肆无忌惮;笑骂嘲讽,则汪洋恣肆。多姿多态,形形色色,那种自由度,是摆 脱了“主流文学”种种束缚的飞翔。   网刊的另一个好处,是几乎没有篇幅限制。编者想发表多少都可以。当然, 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操作,除了读者机器的下载速度(此问题在新一代芯片电 脑上似乎已经解决)之外,还有个阅读方便的问题。本来网刊读者,就有速食消 费的习惯。篇幅太大,在屏幕上读起来,需要的耐心就太多一点。   《橄榄树》的做法,是每期分成ABCD四册,读者各有所好,自行捡取。每期 “首页”,重点推出一位作者,看来是有造就一个“橄榄树”文学派别的雄心。   与新闻网刊不同,好的文学作品,越陈越香,赛如酒窖。但是累积起来,查 索就是难事。传统刊物的做法,是作者另行自己出书,各自归类。网刊不能回到 这条老路。《新语丝》作为散文刊物,篇幅极大,五年来已经发表上千篇。于是 采取打散重编,分题归成专集,等于在网上出了十多本不断增加篇幅的散文集。 《橄榄树》则本着更重视作者个人的编辑思路,采用给每个作者单独合集的方式。   网刊文学,在网上文化中,本来应当是最困难的,由于一些编者无私的努力, 坚持不懈,而且不断创造新的“出版”方式,成为网上文化特别精采的部分。它与 “主流文学”的间隔,也在不断缩小。《橄榄树》编委中,就有京不特、吴晨骏等 海内外‘纸笔’诗人作家参与。   网刊坚持下去,文学主流的流向,就会成为一个危机。到那时,整个文学界 都会明白,新的中介,已经给我们创造了新的文学。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