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作家印象记   文/炳然   1.   “他的作品是一条倾诉内心隐秘的泥沙俱下的河流。”尽管研究陀思妥耶夫 斯基的著作几可车载斗装,但我一直以为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卢那察尔斯基这句话 最准确地阐释了陀氏作品的风格和内容。   这个从沙皇枪口下侥幸逃生的苦狱犯,终其一生都试图解读“人”这个秘密。 他作品里的人物差不多都是一个个思想家,正如陀氏自己所言:有的人不需要万 贯家财,有的人只需要解决思想问题。《白痴》里的梅什金公爵,《罪与罚》里 的拉斯柯尼科夫,《卡拉玛佐夫兄弟》里的阿廖沙,一个个都在思想的漩涡里挣 扎,叩问灵魂,追寻上帝。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探寻人的可能性和丰富性方面,大概是作家中走得最远的。 他兼具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气质,实际上不少研究者也是把他的小说文本当作思想 和哲学著作进行研读的。但正因为如此,他的小说在艺术上也存在某种缺陷,他 的同胞纳博科夫甚至刻薄地说,从纯粹小说的角度来说,他的作品有时不忍卒读。 但说真的,我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读完《洛丽塔》,却阅读了陀氏几乎所有的作 品。阅读是很个性化的事,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群,但在时间的砧板上经得 起反复锤打而流传后世的作品,至少应该有陀氏一席之地。   2.   卡夫卡最主要的作品,三部长篇小说《失踪者》、《审判》、《城堡》都没 有最后完成,现在能读到的相对完整的版本,都是他的好友马克斯·勃罗德根据 他生前留下的手稿整理而成。勃罗德没有按照卡夫卡的遗嘱销毁他的手稿,而是 几乎花费一生的心血整理完善。这一方面体现了友谊的无私和伟大,另一方面也 完成了现在意义上的卡夫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勃罗德就没有今天的卡夫 卡。   卡夫卡文本的语言堪称清晰准确,但是由一个个几乎没有歧义的语句所构成 的整个文本却如云遮雾罩的迷宫,让后来的阐释者似盲人摸象。在这方面,卡夫 卡似乎有施展幻术的本领,语词的道具一经他的手,就变幻成了一群意义暧昧的 乌鸦。   西方现代文学鼻祖—这个祖师爷的宝座,可能对作为布拉格波希米亚王国工 人意外事故保险所法律顾问兼业余写作者的卡夫卡来说,生前做梦也没有想到, 也不是他想要的。他的理想只是,自己有一小笔钱,可以过上简单的独立生活, 然后藏在地洞最里间的一个地下室,挖掘自己心中那个庞大的世界。但这却只是 一个梦想,至到他走完四十二年的短暂人生也没有实现。这可能也是命运对他的 残酷判决吧!   在卡夫卡所有的短篇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不是大名鼎鼎的《变形记》《在流 放地》《饥饿艺术家》,而是一篇生前未正式发表现在也没有多少人关注的《回 忆卡尔达铁路》。它深刻地表现了卡夫卡内心深处渴望与世界疏离但又割舍不断 的矛盾与困惑。1914年,卡夫卡的日记中留下了一句著名的话:“8月2日 上午 德国对俄国宣战,下午我去游泳。”个人置身于世界之中,但对世界宏大的历史 叙事无能为力,这不是冷漠,而是刻骨的孤独绝望和无能为力。他在另一处描写 自己的内心独白时揭开了这个谜底: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 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有着想要参加进去的强烈愿望,他心里充满了渴望, 但他不得不承认他是被排斥在外面的人…,这是弱小的自我面对世界时最真实的 存在境况,悖谬而荒诞。   3.   乔伊斯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难懂的作家,据说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即便是 他的同胞读来也觉得如同天书。《尤利西斯》虽被欧美评为近100百年来西方最 伟大的小说之一,但它更像文学圣坛上的供品,因为除了乔伊斯研究专家,可能 很少有普通读者有毅力和耐心啃下这部厚重如砖的巨著。   我更喜欢乔伊斯刚出道时的作品,如《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 像》。这时的乔伊斯还没有文学野心,还没有迷恋上建造一座文学世界的古希腊 神庙,让后人去顶礼膜拜。他笔下的都柏林小人物,在日常生活的琐屑中,演绎 着一支支略带淡淡忧伤和苦涩味道的小提琴曲。这让人不禁想起,雾霭朦胧的黄 昏,淅淅沥沥的雨中,几个都柏林小市民围坐在小酒吧里,气氛沉闷地喝着苏格 兰威士忌。不知怎地,这时的乔伊斯,总让我想到几乎毫不相干的姜白石的词句: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4.   作家中的作家,这顶桂冠戴在百科全书式的博尔赫斯头上再合适不过了。除 了卡夫卡,可能再没有一个西方作家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过如此巨大而持久的影 响。他是中国先锋作家最重要的精神导师之一,余华、马原、格非,这些先锋作 家的代表人物,无一例外都吸收过博尔赫斯的营养。   博尔赫斯的语言如精确制导的导弹,又似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犀利、干净、 迅捷、准确,有见血封喉,一招致命的功效。但其整个文本的氛围却又朦胧迷离, 甚至诡异,似乎施了某种魔法。博氏醉心于东方神秘文化,于中国的老庄,印度 的佛教都有研究,其代表作《小径分岔的花园》堪称其受东方文化熏染的典范。   最让人羡慕的是,作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氏可谓坐拥书城,他的后 半生简单幸福得只和一个图书馆有关。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后赋诗慨叹: 平生光阴坐消磨,纸上烟云过眼多。这位四库全书的总管实在不甘心于一辈子耗 费在故纸堆里。当然,这两个人没有丝毫的可比性,行笔至此偶然想起,也就偶 然提及。有的人觉得“拥书权拜小诸侯”,有的人喜欢坐在宝马车里哭泣,物质 和精神的两极,这不是博尔赫斯困惑的问题。“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 的模样”,对于一个找到自己天堂的人,即使行走在他营造的迷宫里,也不会迷 路。   5.   “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革命领袖列宁对托尔斯泰的盛赞更多 的是站在意识形态而不是文学的角度,正如毛泽东之称引鲁迅。   在十九世纪的世界文坛上,从其声誉和影响力来说,托尔斯泰可谓一统天下, 颇有点金庸笔下独孤求败的味道。当然,这只是个玩笑。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拉》、《复活》,这三部厚重如山的作品, 即便只写出其中一部,也足可在文学史上留名。不过,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 它们也日渐地配享宗庙了,不少文学系的学生都敬而远之,更何况一般读者?当 然,即便只知道书名作为文学常识留存在记忆里也好,因为也许你会在某天突然 想起它们,去攀登领略一下这座世界文学的高峰,从此流连忘返。   与其文学作品相比,我读得更多的是他的《忏悔录》。晚年的托翁否定了自 己以前的作品,回归内心和信仰。“无论何种信仰给什么样的人提供了什么样的 答案,任何一个答案都能赋予人类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意义,这种意义不能被苦 难、贫穷和死亡所摧毁。”在晚年的反思中,托尔斯泰似乎变成了陀思妥耶夫斯 基笔下的文学人物,两位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巨擘,生前缘悭一面,最终却因 叩问存在和寻找信仰而相遇。也许,生命真的不是一场虚无的旅行,有限的终点 并不是无限的终极。   6.   当海明威扣动双管猎枪的扳机射杀自己的时候,他最终成了自己的猎物。这 个酷爱斗牛、打猎、捕鱼的硬汉,用那双毛茸茸的敲打出《太阳照常升起》《战 地钟声》和《老人与海》的手,写下了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死亡。   我以为,海明威的中短篇比长篇更好:简洁、有力、明快。从纯粹写作技巧 的角度来说,短篇比长篇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这方面,海明威的成就可能没 有达到契诃夫、莫泊桑的高度,但他有自己的杀手锏。他善于运用近乎白描的对 话渲染气氛,控制节奏,描绘人物。《杀手》是这方面代表作,两个杀手来到小 镇上,他们看似平常的话语里充满挑衅和目空一切的味道,让人不寒而栗。荣获 2008年奥斯卡5项大奖的电影《老无所依》里的杀手Anton Chigurh,他说话的风 格、腔调和语气,你可以看到海明威小说人物的影子。   美国六七十年代“极简主义”的杰出代表雷蒙德·卡佛,他的师承包括契柯 夫与海明威,也许还有舍伍德·安德森和欧·亨利,但从最深层的文学底色来看, 海明威与卡佛的缘分最深。卡佛的《大教堂》与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两者 叙述的调性和营造的氛围,多像一对同卵双胞胎啊。   7.   以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言,三岛由纪夫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作家。这 大概与他的右翼军国主义政治立场有关。   对川端康成执弟子礼的三岛,生前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最 终该奖被授予了川端,原因据说是评选委员会认为三岛才四十多岁,还年轻,以 后还有机会。但三岛没有等到或说来不及等到这样的机会,就用他重金购买的关 孙六刀切腹自杀了。当时的日本首相佐藤荣作被问及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时小声说 了一句:只能当作他是发疯了。在战后美管时期的日本,几乎没有人理解三岛对 日本文化的焦虑。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把日本文化概括为“菊与刀”两个互相对立而 又奇特统一的方面,这在三岛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三岛是一个很复杂的人。文学上有很高的天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与 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并称为20世纪四大代表作家。但三岛不满足于仅 仅用笔写作,很热心政治活动,亲自组织了盾会。他很崇尚古希腊的人体美,花 费大量的时间塑造自己的形体和肌肉。虽然已娶妻生子,但三岛还是一个同性恋 者。   作为作家的三岛身后留下了丰富而足可传世的作品,《假面的自白》《金阁 寺》,特别是压卷之作《丰饶之海》,使他可以毫不逊色的立于世界一流作家的 行列。   8.   雷蒙德?卡佛十分推崇契诃夫,专门写了一篇名为《差事》的小说描写契诃 夫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以向其表达致敬之意。我以为,契诃夫可以称为短篇 小说之王,同以短篇小说名世的欧亨利和他不在同一个档次,即便是莫泊桑也略 逊一筹。   短篇小说这种体裁之于契诃夫,好似一件贴身内衣。他运用自如几乎达到了 如苏东坡所说的万斛泉源随地涌出的程度。在这个领域里,可能很难有人再超越 契诃夫了。   有人说契诃夫写起小说来有板有眼,比较从容,也比较老实,没有什么“花 招”。但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无招胜有招。聚焦平凡的日常生活,不编织曲折 离奇的情节,从原生态的混沌中萃取文学的琼浆和精华,你很难把他归属于某个 流派,没有标志性的欧·亨利式的结尾,更不是硬汉风格…实际上,契诃夫自己 开宗立派,如果要命名的话,我更愿意称之为“自然生活派”。他笔下的《草 原》,如一幅纯美而带着淡淡忧伤的油画,景物描写、抒情性、象征性和人物、 生活浑然一体,这种妙手天成的功夫如有神助。难怪连契诃夫自己也感叹: “《草原》是我写得最好的作品,我不可能写得更好了。”   对于一个几近完美的天才,除了心悦诚服,还能再说些什么呢?   9.   一部《百年孤独》就可以让马尔克斯传世了,更何况还有《霍乱时期的爱情》 和《一桩事先张扬的杀人案》殿后。   马尔克斯三十七岁才登上文坛,在作家中可算是大器晚成了。据他自己说, 他写作上的开窍得益于卡夫卡著名短篇小说《变形记》的开头一句:一天早晨, 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 虫。“他娘的,”马尔克斯在门多萨谈话时回忆说,“我姥姥不也这么讲故事的 吗?”从此就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这颇类似于禅宗里的顿悟。   《百年孤独》就不想说了,说的人太多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已被搬上了 银幕,编剧基本忠于原著,水平也还中规中矩。但就小说本身而言,我以为开始 部分存在瑕疵,就像一首乐曲的开头,过门长了些。   马尔克斯的最大功绩,大概在于他为表现南美大陆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生态创 造了魔幻现实主义这种影响巨大深远的文学形式。   10.   最近重读卢梭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末了说说卢梭吧。   严格来讲,卢梭更多的是一个启蒙思想家。他的《社会契约论》《论人与人 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已成为人类思想史上的标尺和里程碑。   《忏悔录》可看作个人自传,正如知堂所说是“诗与真实的混合”,算得上 顶好的文学作品,如果太当真就会上当。《遐想》是卢梭晚年最后的作品,在饱 尝沧桑世事后,他终于抛下利欲和浮华,带着生命的重创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浪 漫的圣皮埃尔岛,绚烂怡人的自然风光,宁静的夜,闪亮的星,晚风轻吹,薄暮 散去…卢梭的文笔哀伤优美,涓涓细流,沁人心脾,带你沉醉其间,乐而忘返。 难怪有人说:“我重读了一遍《遐想》,但我可以重读一百次。”从十几岁第一 次读这本薄薄的书,到知天命之年,它一直长伴左右。   卢梭的人品向来为人诟病,他把自己的五个孩子都先后送进了育婴堂,这一 点从世俗的道德观来说,无论如何不能原谅。晚年的卢梭孤苦无依,四面受敌, 几至落到身败名裂的地步。连他自己都慨叹说,自己的命运怎么如此凄苦。然而 个人品德的污点,无从掩盖他作为首先提出“天赋人权”的伟大思想家的光辉, 他的名字必将永远镌刻在人性解放的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