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阿Q错的不是“精神安慰”   吴建华   阿Q是 鲁迅 先生塑造的最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之一,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一 直是愚昧和病态的代名词,但是随着文明的进步和历史的沉淀,我觉得阿Q的精 神胜利法还有一些值得我们重新去审视的空间。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有许多本能的精神需要。除生理需要外,有安 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 阿Q并不懒惰,一年四季都在给别人打短工以维持一日三餐。然而,他上无片瓦, 下无立锥之地,最后他的家当仅剩下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只能住在土谷祠里。 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甚至没有权利拥有自己的姓氏,就更不用说去满足他的 生理需求了。然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本体,他也希望拥有和别人一样的生 命生存。这本是他最低的生活需求,但阿Q却没有这种可能,即使做奴隶也不安 稳,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自尊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本能,人的尊 严遭受凌辱是不能忍受的,阿Q由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太低,根本无法维持自己做 人的起码尊严。在这种情况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应运而生,只能以自我欺骗的 方式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以支撑自己能活下去。   相反,我们假设阿Q一味的抗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只能招来痛苦、 打击和生命的危机,加速自己的灭亡。不要说智力抗争,就是最基本的体力争斗, 他连羸弱的王胡和小D都打不过,他怎么去争,他靠什么争?除非他放弃生命。 那么,当遇到了挫折、打击和障碍时怎么办?整天沉溺在失败的痛苦中,导致精 神崩溃,甚至毁灭自己吗?所以阿Q并不是错在“精神安慰”上,相反这还是一 种人在特殊环境下的生存需要。   因此,阿Q精神之所以可笑可鄙,不在于他常常在恶劣环境下自我安慰,如 王蒙 先生所说,他的错误是完全不正视自己的处境,不正视自己的愚昧、无知、 被侮辱、被欺凌,反而去欺凌比他更弱的人如小尼姑。另外一方面,阿Q的许多 精神胜利法太过荒唐而显得没有意义(这样也是大多数国人的通病)。如骂对方 是自己的儿子,是儿子又当如何呢?难道他有一个小D或王胡那样的儿子对他的 命运会有什么帮助么?   可见,问题并不在于“精神安慰”本身的好坏,它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关键 是这种精神胜利法用在什么人身上,他是为了什么而用。也就是说,他运用精神 胜利法的目的是什么。假如是为了崇高的目标或者美,当然能得到大家的同情、 原谅甚至尊敬。不是吗,当韩信过人胯下时,他运用“精神安慰”,最后拜将封 侯,功成名就;当司马迁惨遭宫刑的屈辱时,他运用“精神安慰”,最后完成了 “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功业;越王勾践也正是运用了“大丈夫能屈 能伸”、“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精神安慰”,最终三千铁甲灭吴,成 为春秋五霸之一。   “精神安慰”不是坐以待毙,也不是苟且偷生,而是忍辱负重,积蓄力量, 等待机会。正是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有着清醒的头脑和反省的精神。逆境是对自我 的清洗和新陈代谢,是使人走向更高精神境界的最好机会。   鲁迅先生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以及他的“精神胜利法”,虽是一种批判的 手法,但目的并不在批判,而是把人性的弱点(不论我们自身是否意识到)展示 给广大的读者和有良知的人们,同时要求我们不得不思考:当我们面对困境、愚 昧和落后时,到底该怎么做。我们并不排除“精神安慰”,但是决不能“精神胜 利”。我们的心理素质应该更好一些,再坚强一些,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 而不是回避。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