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一读者 于 2004-12-21, 09:31:00:
日本人几十年前首先把电阻测量用于经络研究,更早他们还采用穴位知热感测量。一般认为,知热感法比电阻法要更好的感知穴位的生理病理变化,但电阻法较为方便易行,测量的实际是局部穴位的皮肤电阻。
这个研究时起时伏,似乎一直有人在作,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困难一直不能有突破(个人看法)。首先是,测量数据的生理病理意义不清。所以,在经络实质的研究没有突破之前,这个研究充其量只是为经络实质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其次是,皮肤的V-I响应是非线性的,所以皮肤电阻的严格定义并不成立。更因为电测量过程中皮肤内电化学极化效应导致的附加非线性,使得皮肤的V-I曲线本身亦缺乏测量重复性。为了减轻这些毛病,仪器的设计,电极的设计,都不是太简单的事,当然也不是很复杂,但是万用表肯定不行。
过往的研究的确见到穴位电阻与人体生理病理有一定的相关。但是讫今我还没有见到过任何能达到现代科学研究规范的报告。过往的研究多数局限于经验医学范畴,把测量数据作为经验医学(中医)诊断的补充。所以,实际上在临床上也没有任何确定的意义。不过你如果发现你生病时,一些特定的穴位电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当你病好了以后,这些穴位电阻又恢复正常,那也确是很有趣味的事情。当然,另一个人得了同样的病,他的穴位电阻的变化通常会跟你很不一样。
国内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北京钢铁研究院于几个人搞过一个简单的类似万用表的仪器,但采用了四十五伏的电池,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恒机械压力湿式电极,减弱了皮肤非线性及极化的误差,数据重复性还可以。他们还出过一本小册子。后来断断续续的隔几年就有人改头换面重新抛出,那就仅仅是吹牛骗钱的勾当了。你如果有兴趣又有时间折腾,买一个测着玩吧。不过别真的指望能用它诊断疾病。
除了穴位电阻和知热感以外,还有一些较少为人知的方法也被用于经络测量,例如穴位电位,经穴扣击,相关经穴刺激扣击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