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2012年06月25日10:23 东方法眼 黄文得:为《南方周末》笔下的方舟子正名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伊犁 于 2012-06-25, 16:42:36:

回答: ZT: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罗竖一:方舟子与《南方周末》不妨对簿公堂 由 伊犁 于 2012-06-25, 16:40:15:

http://www.dffy.com/fayanguancha/sh/201206/29617.html


引用:
为《南方周末》笔下的方舟子正名
2012年06月25日10:23 东方法眼黄文得792人次浏览 评论0条字号:T|T
核心提示:《南方周末》对方舟子的解读有失公允,论证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应当宽容、理解方舟子及其从事的打假事业。
  我自学生时代起就因《南方周末》犀利的文风和客观的立场而对其情有独钟,并视其为开阔眼界和锻炼思辨的最好朋友。这也是我撰写此文的原始动力,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一个蛮不讲理者坐而论“道”。而我基于自身的是非观念和判断力认为《南方周末》6月21日版中对方舟子的画像有失公允,则是促成此文的直接原因。

  我既非“挺方派”,亦非“倒方派”,亦亦非“中间派”,仅仅是一个不愿沉默的冷眼看客。说实话,我对方舟子的了解也就局限在“打假”二字上,至于他都打了那些假,之前一概不知。我在品读《南方周末》关于方舟子的文章中闻到了火药味,在其笔下方舟子就是一个不通人情、不可一世、狭隘、偏激、冷血的家伙。方舟子将“表达亲切感情”的拍砖者追得“四散逃离”,是谓“不通人情”;方舟子“似乎很喜欢把人家‘斗倒’的那种征服感,不管是他真的‘胜利’,或只是别人口头讲不过他,甚至包括人家不想理他,他都一定要在字面上把对方讲到非常不堪,一无是处后才罢休”,是谓“不可一世”;方舟子因为“一篇脱离事实论辩却措辞激烈攻击性高涨的文章被拒绝发表”就与多年好友决裂,是谓“狭隘”;方舟子因为涉嫌报复孙海峰而“宣布要打他的假”,是谓“偏激”;方舟子即使在“论敌猝死在电脑前面”时,依然在第一时间发布“朱海军的突然去世,使他失去了反省、改正的机会……”的声明,是谓“冷血”。

  但我认为《南方周末》的论证有待商榷。

  其一,将ACT、新雨丝时期方舟子的刻板印象强加在打假时的方舟子身上,并将打假简单等同于掐架。的确,ACT、新雨丝时期的方舟子不怎么讨人喜欢,遇事较真、善于诡辩,但这充其量只能说是方舟子的性格特点或处事风格,并没有什么优劣美丑之分。而在《南方周末》笔下,这些东西摇身一变成了证明方舟子胡搅蛮缠、撒泼放刁的例证。然后,《南方周末》又顺势而下将打假和掐架捆绑在一起。于是,方舟子光明磊落的打假行动变成了市井网民间的掐架琐事,方舟子的形象立即黯然失色。就事论事,不随意拓宽议题才能真正还原事实。即使从前是一个罪犯,也不能否认以后成为慈善家的可能。公众是通过打假来才认识方舟子的,就让打假来说话,打假前方舟子的所作所为对认识打假时的方舟子无关紧要。

  其二,捧杀。《南方周末》先将方舟子吹捧成一个辨识度极高的“英雄人物”,然后以英雄人物的标准来要求方舟子,还酸溜溜地说什么“公众基于信任把大家的公共权力让渡给方舟子,方舟子怎么能够用它去‘镇压’反对者?他怎么可以先宣布要打某个人的假,然后再去找材料?他又怎么能像十几年前在ACT上掐架那样对可能出错的事实视而不见?”自然,方舟子最终因不符合标准而被嘲弄。说方舟子“极富辨识度”不假,但方舟子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这个普通人做了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打假,不料获得了公众的普遍认可(或攻击),也顺便成了公众人物。但即使成了公众人物,方舟子还是只代表自己一个人,还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打假,不同的是,公众在看着他打假。任何人都可以打假,没有人会去阻拦,包括方舟子,让渡公共权力(打假)根本谈不上,“镇压”反对者更是莫须有的罪名。方舟子也完全可以先选中目标,再去打假,你完全可以将这理解为他打假的风格。只要他没有无中生有,没有伪造串通,只要他事实上也找出了造假的证据,他的打假行为就不能说是不正当的。至于打假出错,让公检法机关去打假都不能保证各个都是铁案,就不要苛求一个瘦小的方舟子了吧。打假是方舟子的自由,相信还是怀疑方舟子打假的行为是公众的自由。窃以为:方舟子的打假行为至少可以成为公众鉴别他人真伪的一个有益参考。没有方舟子,不知还有多少青少年在对某多栖(赛车、写作)发展的曾经的天才少年今天的青年才俊的顶礼膜拜中不能自拔。顺便一提,从目前的证据来看,此人哗众取宠的言论和搔首弄姿的举动着实可笑。方舟子让公众学会了反思、质疑、自尊——对他人的盲目崇拜就是对自己独立人格的侮辱。

  其三,论据粗糙。《南方周末》运用了大量网友的大量言辞作为论据,明显缺乏说服力。在这个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时代,网络上的网友就像集市上讨价还价的市民,市民的闲言碎语你还信?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南方周末》作为资深媒体对此不可能不懂,唯一说得通的理由就是论据缺乏。于是,网友sanba、铁皮鼓、北京厨子、基甸们就粉墨登场了。

  宽容方舟子这个“最富辨识度”的小人物吧!他的打假即使只有10%的意义,公众也应该给予其100%的支持。唐骏真诚地道歉了,那些业已犯错的造假者想到方舟子时应该会不寒而栗吧,那些跃跃欲试的造假者想到方舟子时应该也会有所忌惮吧。我们有根深蒂固的迷信,我们有谨小慎微的顺从,这是我们一定程度上愚昧和落后的根源。方舟子是改变这一切的第一人。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人民检察院)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