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在逻辑上等于“也可能”。其次小鼠不等于人,人11天后都死吗?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OldMountains3 于 2015-10-25, 21:10:45:

回答: 所谓“展现出一定效果”都是化验寄生虫的数据未必是病人的感受。 由 whoami 于 2015-10-25, 18:55:52:

疟疾类别不同,凶险程度也不同。长期生活在流行区的还会产生一定抵抗力。在一个不算太短的发病过程中,如果因为黄花蒿传统制备药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怎么就不能认为有一定效果而记录下来呢?

古人对疗效存在夸大倾向,比如那么多名医神医,成功病例可能大多经不起现代医学检验,有些其实是自愈,有些可能只是部分疗效,而最终没有治好,古人可能归结于别的原因。这些阴差阳错的事情当然大量存在。因此把一定程度的疗效记录流传下来,怎么就不可能呢?

你的观点反而是认为古人是经现代医学训练有素的医学家。不是吗?你说只要病人最终死了,就“肯定”不认为那个草药曾经有效果。

即使是现代医学家,也不会仅仅因为人死了,就否定一个药的可能效果吧?

你这些逻辑都不成链接。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