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進學回家,母親、妻子,俱各歡喜。正待燒鍋做飯,只見他丈人胡屠戶,手裡拿著一副大腸和一瓶酒,走了進來。范進向他作揖,坐下。胡屠戶道︰「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窮鬼,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積了甚麼德,帶挈你中了個相公,我所以帶個酒來賀你。」范進唯唯連聲,叫渾家把腸子煮了,燙起酒來,在茅草棚下坐著。母親自和媳婦在廚下做飯。胡屠戶又吩咐女婿說︰「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比如我這行事裡都是些正經有臉的人,又是你的長親,你怎敢在我們跟前粧大?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你是個爛忠厚沒用的人,所以這些話我不得不教導你,免得惹人笑話。」范進道︰「岳父見教的是。」胡屠戶又道︰「親家母也來這裡坐著喫飯。老人家每日小菜飯,想也難過。我女孩兒也喫些,自從進了你家門,這十幾年,不知豬油可曾喫過兩三回哩?可憐!可憐!」說罷,婆媳兩個,都來坐著喫了飯。喫到日西時分,胡屠戶喫的醺醺的。這裡母子兩個,千恩萬謝。屠戶橫披了衣服,腆著肚子去了。"
1. 就上述描写,可以推论,秀才(相公)的地位已经很接近屠夫了,甚至高于屠夫。胡屠户以“這行事裡都是些正經有臉的人”,而且因为胡是范的是长辈为理由,教训范进不能装大。“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范进中的正是院试第一。
“范進三兩步走進屋裡來,見中間報帖已經升掛起來,上寫道︰「捷報貴府老爺范諱進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范进听了就疯起来。“胡屠戶作難道︰「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聽得齋公們說︰打了天上的星宿,閻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鐵棍,發在十八層地獄,永不得翻身。我卻是不敢做這樣的事!」鄰居內一個尖酸人說道︰「罷麼!胡老爹!你每日殺豬的營生,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閻王也不知叫判官在薄子上記了你幾千條鐵棍。就是添上這一百棍,也打甚麼要緊?只恐把鐵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這筆帳上來。或者你救好了女婿的病,閻王敘功,從地獄裡把你提上第十七層來,也不可知。」報錄的人道︰「不要只管講笑話。胡老爹,這個事須是這般。你沒奈何,權變一權變。」屠戶被眾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把方才這些小心收起,將平日的兇惡樣子拿出來,捲一捲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胡屠戶兇神走到跟前,說道︰「該死的畜生!你中了甚麼?」一個嘴巴打將去。眾人和鄰居見這模樣,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戶雖然大著膽子打了一下,心裡到底還是怕的,那手早顫起來,不敢打到第二下。”范进被打晕,然后清醒过来。“見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來罵。故屠戶上前道︰「賢婿老爺,方才不是我敢大膽,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來勸你的。」鄰居內一個人道︰「胡老爹方才這個嘴巴打的親切,少頃范老爺洗臉,還要洗下半盆豬油來!」又一個道︰「老爹,你這手明日殺不得豬了。」胡屠戶道︰「我那裡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後半世靠不著也怎的?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裡頭那張府、周府的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你們不知道,得罪你們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裡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畢竟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說罷,哈哈大笑。”
2. 就上述情节,说明举人(范进乡试广东第七)地位已大大的超过了屠夫至少一个量级,连胡屠户都说要放弃自己的职业了。
3. 关于科举功名层次见下图
“明朝二百七十七年開科八十九次,取進士一萬七千人。”
“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間開科一百一十二次,進士二萬六千人”
在世进士秀才的人数有多少?
J.宋外卖估算“就算一直是太平盛世,没有战乱不搞文革,年年高考,30岁进士及第,70岁寿终正寝,全国也就1000名进士,40个状元在世。”“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按照这个数字估算,在世状元人数大约是700×40/1300~=22,假设中状元后生活40年。在世进士人数为110000×40/1300~=3400,假设中进士后生活40年。而在世举人数量应该在50000到100000之间。在世秀才数量应该至少是举人数目的十倍。按照纯粹数量饶应该至少在秀才之列,地位相应高于屠户。
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7%91%E8%88%89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rlws/rlws_003.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076.htmhttp://xys.org/forum/db/3/18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