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眼 皮” 及 其 他(ZT)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fagus 于 2005-2-20, 10:51:27:

回答: “丑女”整容是对歧视的让步(ZT) 由 fagus 于 2005-2-20, 10:38:40:

“双 眼 皮” 及 其 他


·大小孩 ·


  偶然翻阅中文《世界日报》的广告版,在众多医疗保健美容化妆广告
中看 到一则某眼科诊所的“双眼皮美容”广告。一双近于完美但似乎缺乏
神采的眼 睛若有所失地望着我。双眼皮的线条圆润,轮廓清晰,有如中国
传统工笔画, 可见这位眼科医生的医术高明。然而,这双眼睛的瞳孔仿佛
没有聚焦,美丽中 带着厌倦。从这双眼睛里,我读到的是“失落”和“茫
然”。

  不知道被这位眼科医生手术刀下的艺术品所取代的,是一双什么样的
眼睛 ?在获得完美的同时,是否失去了什么?

  这则广告的英文注释令人汗颜:
ASIAN EYELID SUR
GE RY。也许从前不曾留意,但现
在面对如此的直言不讳,我不能不感
到震惊。 单眼皮,作为亚裔所独有的
而且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种族特征,
竟被认为是一 种需要改变或治疗的生
理缺陷,就象先天畸形。

  这则广告声称,该医生是美国眼
科学会(AMERICAN ACA
DE MY OF OPHTHALM
OLOGY)认可的专门为亚裔做双
眼皮手术 的专家。真没想到美国的眼
科学会竟承认这样的专家!这似乎与
美国的民族熔 炉精神背道而驰。特别
是在今天,正当亚裔美国人不断增强
种族意识和自豪感 的同时,这样的广
告会公然登在面对华裔的《世界日
报》上,仿佛公开承认亚 裔的自我歧视。不知阅读此报的华人作何感想?

  也许我在小题大作。看过此广告的多数华人很可能并未多想。况且此
广告 混在众多的纹眉除斑抽脂去皱广告中并不引人注目。爱美之心人皆有
之嘛,这 些医生只不过是利用人们(特别是女人们)的爱美心理来招揽生
意而已。

  然而,既谈到美,就不能不提及审美观念。纵观古今中外,审美观念
千差 万别,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和时间差异。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
中,一个民 族的审美观念经常会受到种种内在和外来的冲击。只看西方最
近五十年来审美 观念的演变,就能证明这一点:五十年代MARILYN
 MONROE的丰 乳肥臀曾是时尚;七十或八十年代的美女则以弱不禁
风的TWIGGY和KA TE MOSS为代表;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健
美且不拘一格的JULIA  ROBERTS开始领导潮流。中国的审美
观念在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也发生了曲折复杂的演变。

  那么,亚裔中以“双眼皮”为美的现象究竟是暂时的,还是有着更深
远的 历史文化背景?

  小时候自知是一只不折不扣的丑小鸭。每当姑姑阿姨们品评我的“小
肉眼 ”和“肿眼泡”时,我常常羞愧得无地自容。怨母亲为什么不把自己
的大眼睛 和双眼皮遗传给我。母亲则怨父亲。但不管究竟是谁的错,我的
眼皮是既成事 实,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曾每天为自己的眼皮苦恼。早晨揽镜自
照,恨 不得马上脱胎换骨,长出母亲那样的双眼皮。试过胶水,火柴棒,
也曾花大半 天时间不厌其烦地揉搓,想制造一个哪怕是临时的双眼皮假
象。尤其在照相之 前更是不辞劳苦,费尽心机。然而这些努力从来都是徒
劳无功,而且常常是自 作自受。

  痛定思痛,终于有一天我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既然无药可救,又何
必庸 人自扰呢?常言道:眼不见,心不烦。何苦每天对着镜子跟自己过不
去?这样 想来,我就把所有的小圆镜和小方镜收进了箱底。每天早晨只站
在离穿衣镜几 米远的地方胡乱梳一下头发就算了事。几年过去,也不知自
己长成了什么模样 ,但过得逍遥自在。每当再听到姑姑阿姨们的议论,则
报以一副满不在乎的态 度,可谓“死猪不怕开水烫”。

  当然也有尴尬的时候。听到同龄的女孩子们谈论化妆服饰,常常觉得
自己 因丑陋不堪而无资格参与此种讨论,所以在此种场合通常沉默不语。

  后来到美国读大学,混迹于洋人中间。异族异性对笔者外表的评论几
乎总 是有褒而无贬。开始不相信,后来竟习惯成自然。渐渐地觉得自己多
少有些魅 力,于是就把眼皮的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母亲为防止我“自以为是”,曾告诫我,洋人怕是患近视眼的比较
多,而 且通常粗心大意,注意不到中国文化的精细之处,自然也就无法理
解中国审美 观念中眼皮的重要性,因而切不可以相信他们的判断力。末
了,母亲总忘不了 安慰我:丑就丑吧,一个女孩子丑一点不见得就是坏
事。

  母亲说得有道理。我的洋人朋友中确实有很多人不仅患近视眼外加粗
心大 意,而且执迷不悟。即使我对他们当面指出眼皮问题并加以详细解
释,他们仍 然不解其意,并且一意孤行地认为这两种眼皮没有本质的区
别。

  与洋人朋友们关于眼皮的讨论从来没有达成共识,于是就只好承认东
方和 西方的审美观念存在着不同之处。中国人的审美观着重于细微之处,
眼角眉梢 无不顾及。中国传统的女性美讲究“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相比之下, 西方的审美观则更强调身材轮廓以及精神和气质。一位
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的 洋人朋友说,在中国一个女人美与不美几乎是在出
生时就决定了,所以中国成 语里有“天生丽质”一词;而在西方,一个女
人的美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组合, 也常常是需要努力才能获得的,因而西方
人的说法是:年轻人的美丽只是偶然 ,上了年纪的人具有的美才是真正的
艺术。

  因为有近视眼朋友们的褒奖作后盾,近十年来也不曾想要改造眼皮。
再一 次想到眼皮问题是因为听说在国内的表姐做了双眼皮手术。觉得可
笑,便把此 事当玩笑。但看到表姐手术后的照片,发现双眼皮确实为表姐
的容貌增色不少 。于是有些动心。但仔细忖度后,还是决定放弃这个计
划。

  几乎所有的白种人和除亚裔以外的其他人种都有天生的“双眼皮”,
但白 人也做眼皮手术。热衷于眼皮手术的白人有女也有男,年龄多在四十
岁以上, 其目的是消除衰老带来的眼皮松弛和下垂。大约百分之五十的亚
裔生来就有“ 双眼皮”,其余的百分之五十则是“单眼皮”。专门针对亚
裔女性的双眼皮手 术,也称作“重睑手术”,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
国。随着美国电影和广 告业的发展,白人影星和模特的形像对亚裔传统的
审美观念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很多亚裔女性迫于这种压力试图通过改变自
己的外在形像而取得美国主流社 会的认同。除了双眼皮手术,隆鼻和隆胸
手术也在亚裔女性中盛行不衰。为了 改变亚裔女性们与生俱来的形体和结
构,整形外科医生们发明了种种别具心裁 的手术。一九八七年,一位陈姓
医生就因发明了专门针对亚裔的重睑手术而获 得专利权。

  双眼皮手术在亚裔中的盛行与美国长期以来的种族歧视有着必然联
系。因 为亚裔的眼睛是其最普遍而且最具代表性的种族外貌特征,美国的
种族主义者 也就自然而然地在亚裔的眼睛上做文章。很多人会记得电影
《BREAKFA ST AT TIFFANYS》中的MICKEY 
ROONEY或其他电 影中的类似角色。具有亚裔特征的眼睛在银幕上常
常是被讥讽和贬低的对象。 在学校里,恶作剧的白人孩子也会挤着眼睛来
作弄和嘲笑他们的亚裔同学。在 美国作为弱势群体的亚裔希望通过改变自
己的外貌特征而避免欺辱的心理是可 以理解的。

  在许多亚裔聚居的社区里,双眼皮手术几乎被认为是女孩子长大成人
的必 经之路。要求手术的亚裔女性多数是高中和大学的在校生,因而学校
放假期间 是整形外科医生最繁忙的时间。在亚裔社区里,此手术往往是不
被公开讨论的 。很多女孩子是迫于父母的压力而做此手术。

  几十年来,双眼皮手术在很多亚洲国家流行。在日本、韩国、中国大
陆和 台湾,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女性选择此手术。在韩国,很多父母选择
为新生女 婴施行重睑手术,这几乎就象美国男婴的阴茎环切术。

  做过双眼皮手术的亚裔女性中很少有人公开承认此手术的目的是使她
们更 象白种人。她们所提供的原因多数是“使自己的眼睛显得大一些”,
或者“使 自己更好看一些”。很多人特别强调她们不愿意有一双白种人的
眼睛。亚裔所 具有的双眼皮确实与白人有着明显的差别。然而,以大眼睛
为美却并非出自亚 裔传统的审美观念。中国历代的仕女画描绘的美女多是
柳眉凤眼,日本和韩国 的古典艺术作品中也绝少出现大眼睛的美人。抛开
亚裔美国人多年来所直面的 针锋相对的种族歧视,西方文化对亚裔以及所
有亚洲国家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 是不可忽视的。众所周知,这种影响不仅
仅限于审美观,而是涉及到生活的各 个领域。

  今天,在亚裔聚居的旧金山湾区,中文报纸上出现一则“双眼皮美
容”广 告,恐怕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时间,亚
裔已经形成 了自己独有的强大的文化形式。在这种文化氛围内,亚裔可以
有自己的审美选 择。尽管这种审美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了西方文化和美国
当今媒体的影响,它 并不代表亚裔的自我歧视。这是旧金山湾区所独有的
现象。这种现象是不可能 在美国中部某小城出现的。试想如果该小城的英
文报纸上赫然出现“ASIA N EYELID SURGERY”的广
告,当地的亚裔会作何感想?他们 也许不会公开抗议,但绝不可能对此视
若无睹。毕竟,如果亚裔在当地是少数 ,“种族歧视”就会成为一个敏感
话题。旧金山湾区所特有的亚裔文化氛围使 得双眼皮手术在本地与种族的
荣辱问题无关。

  双眼皮手术的费用可观(大约3500美元),恢复期常常很痛苦,
但很 多亚裔女性并不因此而怯步。手术带来的变化往往很细微。在多数西
方人看来 ,这种差别几乎可以忽略。对很多亚裔女性来说,此手术起到的
更多的是心理 效应。

  做与不做双眼皮手术是个人的选择。在某些亚裔女性看来,这就象莎
士比 亚关于生和死的讨论。通过一番深思熟虑,抛开了种族荣辱问题,我
最终还是 决定不做此手术。原因很简单:这双眼睛陪伴了我三十一年,是
我不可分割的 一部份。不管是洋人还是华人朋友都把我作为一个有个性的
整体来看待,而不 完美的眼皮是这个整体的一部份。在追求完美和保持个
性之间我选择后者。

  喜欢标新立异的美国人总希望表现自己的个性。与众不同和独树一帜
是这 个国家的人们所追求的境界。这种精神几乎就是西方文化的灵魂。如
果我们对 西方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就不难总结出人工雕琢的双眼皮与
追求个性的精 神背道而驰。试想,如果绝大多数人都有双眼皮,那么试图
加入这个行列大概 不会是有创见的行为吧?假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
双眼皮,我们会不会抱 怨这个世界太千篇一律?

〔完〕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