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对号入座一下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自如 于 2005-3-02, 16:32:55:

回答: 再说环保:贫困是因为没开荒? 由 EYU 于 2005-3-02, 12:07:19:

你大概是针对我一个回贴里的这段话。

“农村孩子吃饱了当然可以玩古董,别的还没吃饱的也当然有想办法吃饱的权利。他们要种地,要开荒,锄头下去有没有砸烂一两件古董那可没法子管。谁叫你张家李家已经脱贫致富的大少们不给他们找吃的也不给他们找块保证没有古董又能让全家吃饱的良田呢? ”

你似乎把我说的“开荒”理解成字面的意思了,我也就不怕罗嗦解释一下。这里的“种地”“开荒”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开发自然资源以为人类所用。

就算你说的“适于人类解决温饱问题的土地早已开发,剩下的原始生态环境实在是不适用于种粮种棉”是事实(a big if),原始生态环境(也就是“荒”)还有许多别的资源可以开发利用。怒江的水能, 西北的风能,乃至尚在研究中的洋流,无处不在的太阳能都是例子。

开发自然资源当然可能改变原有的环境,也就是你说的“破坏古董”。这是一个利害权衡的问题。从开发的资源中获益,这是利;对环境作了改变,有可能影响人类的长期利益,这是害。有人举水库变良好生态地,盐硷地变天鹅湖,是要说明这个“破坏”未必是不可接受的。即使是按照你说的发展生态旅游,也需要开凿山路,修建宾馆和饮食娱乐设施,还要防备甚至消灭一些可能对人类有危害的物种(猛兽,毒虫),何尝又真能做到你想象中的“原始”呢?

事实上,生态旅游本身也正是一种开发,一种“开荒”。如果旅游的收入要真能达到可观的程度,游客本身和旅游设施也同样会对原来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改变。你所独钟的“不可替代的原始自然之美”仍然会失去。

你所说的当地人难以从开发的利益中沾大光,这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开发对於总体的利益是有贡献的(当然这是基於科学决策的前提下,不是象三门峡那样的工程)。至於这个生产出来的利益如何分配,如何照顾移民的需要,那是另一个问题。分配应该尽可能照顾各方的利益,尤其是移民。但是另一方面,假如没有开发,这个利益根本就拿不到,又谈何分配?

“开荒致富”并不是开玩笑,我也不觉得它有多荒唐。“荒”有许多种,不只是能种庄稼的才算。“致富”是广义的,生活有改善就是比原来富裕了。不作发展,“荒”永远只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原始自然之美”,生活的改善根本无从谈起。美国现在的大城市,农业中心,乃至水坝,核电站,油田,一两百年前大多还只是“荒”地,还各各有自己的“不可替代的自然之美”呢。美国以全世界最多的能源消耗量,以一块与中国面积相当的土地支持着不到中国四分之一的人口,事事都用来作参照未必可行。美国国家公园里的印第安人用得到电,中国怒江乃至众多城市农村的老百姓就未必。

以人为本,本来就是提倡一种人人可参与的较为公平的利益博弈。我尊重EYU兄的爱好,虽然我以为天鹅湖绝对比盐硷地为佳,而怒江建了大坝也未必就惨不忍睹了。我只是觉得,从中国大部分人的角度看,如果能真正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开发,怒江建坝还是有很大益处的。这个益处,并不是EYU兄所想象的那么可怜;它带来的对“不可替代的原始自然之美”的破坏,也并不是那么可怕。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