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完后查了查资料,发现实际情况比较复杂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oztiger 于 2010-08-01, 03:53:29:

回答: 武际可蠢在乱套模型,但oztiger反驳也有漏洞 由 jhuang 于 2010-08-01, 02:12:32:

后来删改文章没来得及,版主放新到的是原帖。http://xys.org/forum/db/7/56/218.html

看了资料才发现三峡的工程设计很复杂也很巧妙。
在旱季是蓄水至高峡出平湖,亚临界水流,走船;
汛期是降至145米,希望超临界快走水。但为了下游堵洪水时又会变回临界亚临界。复杂着呢。
---------------
旱季是缓流,但汛期是变化的。灌满水后遇上游大量来水是缓流,会影响上游。不过汛期没来三峡就会降到145米等,这时回水线在涪陵。重庆到涪陵之间是否临界取决于瞬时流量和时段流量。水量小则深度低一定会撞到临界深度的。

从我前面查到的信息来分析:http://xys.org/forum/db/7/55/46.html,“事实上重庆水位不断因降雨升高时,三峡因为防洪调控等需要水位维持在约150米并没有变(http://news.xkb.com.cn /zhongguo/2010/0722/79016.html)。而几天后三峡因为不断蓄洪水位上至160米时,重庆正是因为雨停了水位降低了的时候 (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0-07/973320.html)。”

这显然是根据上游实测和预报的数字进行调控的结果,这种瞬时流量、时段流量和坝前水位有没有顶托现象何时形成顶托工程师显然很清楚。伪环保愤青太多虑了。

三峡是工程奇迹。http://xys.org/forum/db/7/56/212.html。只可惜先天所限,库容相比长江水量还是太小了点,要制服长江洪水,还需要更多的水利工程合力配套才行。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