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青蒿素获奖对国内的触动还是大的,上医出生的科协主席发表谈话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JZ 于 2011-09-21, 08:02:15:

青蒿素的發明一直未得到足夠的表彰和獎勵

  “青蒿素的發明,一直是我國引以為豪的科技成果,但僅僅由於難以確定成果歸宿而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表彰和獎勵,其中折射出的問題值得引起我們深思。”在今天(21日)開幕的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上,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就現在的科技獎勵機制和學術評價制度提出了批評,他說“現在獎勵名目過多但品質不夠高,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學術浮躁。”

  近來因發明青蒿素的我國81歲女科學家屠呦呦獲得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譽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獎,使得我國科技獎勵和學術評價話題備受關注,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背景、無兩院院士光環的屠呦呦被人稱為“三無”教授。

  在今天的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式上,韓啟德直言不諱地表示,科技獎勵制度中的不少做法確實已不能適應當前科技發展,他建議應減少各級政府設立的獎項,扶持學術團體的優秀獎勵品牌,而且“獎勵要強調經過時間沉澱和考驗,拒絕授予既沒有原始理論創新,又還沒有證明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所謂中間成果。” 他強調,科技獎勵本身就是一件嚴肅、艱巨的科學任務,必須遵循科學規律,要下真功夫。“應讓科學精神回歸科學獎勵,真正激活科技獎勵機制。”

  在談到學術評價制度時,韓啟德說,學術評價不能簡單採用像記工分那樣的方法,而要以品質為準,避免採用單一標準,前沿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究,不同領域和學科,乃至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地區的評判標準,都應該有所差別。“品質的評定需要專家花更大的功夫,需要更加公開透明,在重大成果和重大項目評定的時候,是否採用專家實名制為好,值得考慮。”他認為開展健康的學術批評,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有利於維護學術公平公正,他呼籲廣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培育我國風清氣正的學術批評的風氣和土壤。

  據介紹,本屆中國科協年會主題為“科技創新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共有國內外著名科學家、來自全國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以及港、澳、臺有關科技團體代表和專家學者等共計2400余人與會,將舉辦22項專題學術交流活動,4個系列科普活動,11項專題調研活動和10項專題論壇活動。 (記者蔡文清)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