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金波就是以前那个西安李寻欢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flyfreely 于 2012-01-02, 11:33:45:

http://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Lixunhuan2.txt

http://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Lixunhuan.txt

再看“李寻欢”是谁--圆谎不成成新谎

·方舟子·

我那篇《“李寻欢”是谁?》登出后,当天就有“西安李寻欢”在“新语丝
读书论坛”贴出了一个“郑重声明:本人此前从未在此论坛发表过任何言论,不
对其他“李寻欢”名义下的言论负责。”又有“西安真李寻欢”贴出:“敬告冒
名者:后果自负”,这样,读书论坛上就有了三位“李寻欢”。今天,又见到
“西安李寻欢”贴出一篇《李寻欢是我,方舟子是你--答新语丝方舟子先生》,
从内容和语气看,确乎就是那位“著名网络作家”、清韵书院专栏作者、《榕树
下》“1999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评委会主任了。该文也不短,让我们得以一睹
“著名网络作家”的“文采”。奇怪的是,这位“西安李寻欢”声称自己是到现
在才听说了网上李、方掐架的事,历尽千辛万苦才总算找到读书论坛,并否认自
己跟前面的三位“李寻欢”有何关系:

“我是在电话里听到网上李寻欢和方舟子掐架的消息的,然后就急急忙忙爬
上了网,问了N个人,绕了M个圈,终于找到了读书论坛,来到了“我”和方舟子
掐架的地方。”
“我无意去知道此前在读书论坛出现的三个李寻欢是谁,但总之我已经被牵
扯进了这个事件”

他的张贴机器(IP),的确跟前三个都截然不同。可惜,正所谓“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何况本来也不是什么聪明人:他记得了去换个张贴机器,却忘了改
换笔名;而那个“西安李寻欢”的笔名,不仅前面已经被用过,而且在当时就已
被注册了,不用密码无法再用这个笔名张贴。如果现在的这位“西安李寻欢”在
此之前对掐架一事一无所知,更不知道前面的三个“李寻欢”是谁,请问他是怎
么得到了“西安李寻欢”笔名的张贴密码的?

网上的事,有时难分真假,往往要靠一人做事一人当的人格来保证。那些不
敢担负言论责任的撒谎者,一旦被揭穿,也就难免被众网人唾弃。西安李寻欢一
上场就把人格输了个精光,以后再发表什么声明,在网上的可信度也就等于零。

西安李寻欢在海外中文网络没几个人认得,跟我也从来没有打过任何交道,
别人一开始又何必去冒充他来向我叫板?即使有人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要来挑拨李
寻欢和方舟子的关系,对方舟子进行直接攻击、谩骂才算符合常理。那种“方舟
子是谁”居高临下但又不痛不痒的讥讽,完全是“著名网络作家”兼评委主任才
能有的口气,别人似乎难以扮演得如此维妙维肖。

西安李寻欢自述我的批评文章在网上传了开去,“并且有传言说李寻欢将是
继李弘治和李灯灰之后第三个被方老师祭刀的反动分子”(事实上本人从不对时
事政治妄加评论,从未拿李登辉祭刀),使他“感到深深恐惧。并且突然有了困
兽犹斗的非凡勇气”,有使“著名”变成“臭名昭著”之虞,大概在小团体内部
也受到了点压力(不是还有人特地打电话去告诉他此事吗?不是一再要撇清自己
和清韵书院、“1999网文比赛”的关系吗?)。这种心情可以理解,要想挽回名
誉损失本来也有更好的办法。然而,他不仅一上来就撒了个大谎把老本赔光,而
且在文中继续对我表示不屑、进行攻击和谩骂,而和前面那个问“方舟子是谁”
的“李寻欢”比较,思路一样颠三倒四,措辞一样半通不通,对我一样不屑:

“方先生提到过的,就是我担任了榕树下的评委,而方先生是在那里题过词
----我还真的见到了那个题词,虽然并没有仔细看,因为我去看的时候总是拉到
下面去看总投稿数量什么的,对上面一大堆名人题词没有任何兴趣,这样的结果
是我只依稀记得在若干名人题词里,方先生的话是最绵长而隽永的,几乎占了一
个版面,也就是浪费了我将近一秒钟时间把下拉条弄到我想看的地方。”(这不
仅是对我不屑,对那些名人也不屑了。不知那些被邀请给比赛“题词”的名人,
在得知该比赛的评委主任原来对这些“题词没有任何兴趣”、连摆在网页上都觉
得是浪费他的浏览时间之后,会有什么感想?)

甚至连心思、动机也是跟参加围剿方舟子的众网痞一模一样,都是先给方舟
子戴上一个“中国网络的前辈、鼻祖、代言人”的纸糊高帽,然后同仇敌忾地批
倒批臭:

“事实上方舟子的病根就在这里:太把自己当人了。”

“方先生现在俨然成了中国网络的前辈,鼻祖,成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化的代
言人。”

“网络真的需要一个代言人吗?真的需要一个标志式的人物吗?我的回答是:
不!”(李寻欢这不也是以网络代言人自居吗?)

连“会讲英文”的“媳妇儿”的私房骂语也引用上让网众开开眼界:

“她说,你怎么这么堕落,跟舟子较什么劲,你不知道他是个什么人吗?我
说你倒说说看,她说了一句话:网络本来是海市蜃楼,方舟子却想靠它收房租。”
(网痞们若把七大姑、八大姨的谩骂都抖出来,七八条枪恐怕就要一变而成七、
八十条枪,也不失为壮大声势的一个妙法。)

最后则干脆就是骂街了:

“这句话又让我想起来另外一句出字我的工人阶级老大哥老造反的一句谚语,
也是专门送给象方先生这般网上名人的:牛B再往前一步,哪怕是看上去很小的一
步,也会变成傻B。”

所以,前面的“李寻欢”和现在的“西安李寻欢”是否是同一个人,已经不
重要了,因为现在的“西安李寻欢”已一一坐实了我以前对“李寻欢”的评语,
而且我还要特地“再往前一步”:以前的“李寻欢”还只是个小人得志的暴发户,
现在的“西安李寻欢”则是不敢为自己的言论负责的懦夫,欲盖弥彰的撒谎者。

1999.12.23.

附:为让读者同时欣赏“著名网络作家”的文采,特把原文附后。作者未注明不
准转载,贴在新语丝“读书论坛”上的文章按惯例也可在新语丝相关网络上摘录。
如果作者对此有异议,请提出来。

李寻欢是我,方舟子是你---答新语丝方舟子先生


所有跟贴·加跟贴·读书论坛主页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西安李寻欢 于 December 22, 1999 23:52:54:

很多人知道,最近这段日子我龟缩在香山脚下一个有狼狗看门的地方接受强制性文化扫盲;
一些朋友知道,这几天我已经溜下了山陪着媳妇儿(注:前妻)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之间
找奇形怪状的衣服袜子和糖葫芦爆米花。

这两样事情都有足够的魅力使我远离这台笨拙而冰冷的联想486。

我是在电话里听到网上李寻欢和方舟子掐架的消息的,然后就急急忙忙爬上了网,问了N个
人,绕了M个圈,终于找到了读书论坛,来到了“我”和方舟子掐架的地方。

我无意去知道此前在读书论坛出现的三个李寻欢是谁,但总之我已经被牵扯进了这个事件--
-据说在网上一些地方方先生的大作已经开始被转贴流传,并且有传言说李寻欢将是继李弘
治和李灯灰之后第三个被方老师祭刀的反动分子。

我感到深深恐惧。并且突然有了困兽犹斗的非凡勇气。于是我抓起了键盘这个形状较接近盾
牌一样的防守反击型常规武器。

事情的起因似乎是关于李寻欢是否该认识方舟子这件事情的。这样的原因听起来非常滑稽。
因为在我看来,有时候认识一个人是需要原因的,比如说认识我的本家李弘治老师,就需要
说出很清楚的原因;可是不认识某个人应该是不需要原因的,一个例子是前天晚上我陪媳妇
儿去逛天安门,她竟然指着城楼上的老人家像说:我记得孙中山不是这个样子呀。当时旁边
的武警同志的确诧异地看了过来,但是我马上开始用英文和媳妇交谈,于是武警就转过脸去。

---如果现在连不认识毛主席都不是一种罪过的话,我是否有不认识方老师的权利?
逻辑上上述命题应该是成立的。

可是事实上我偏生认识方先生。

我上网,也看报,这两种生活习惯都是认识方先生的充分条件,因为方先生的确是一个很有
名的人。对了,还有一个原因,方先生提到过的,就是我担任了榕树下的评委,而方先生是
在那里题过词----我还真的见到了那个题词,虽然并没有仔细看,因为我去看的时候总是拉
到下面去看总投稿数量什么的,对上面一大堆名人题词没有任何兴趣,这样的结果是我只依
稀记得在若干名人题词里,方先生的话是最绵长而隽永的,几乎占了一个版面,也就是浪费
了我将近一秒钟时间把下拉条弄到我想看的地方。

我认识方先生,方先生恰好也认识我,于是我们掐了起来。(此刻我仿佛听到某台机器后面
传出带有某种不健康快感的笑声:瞧,这俩傻B终于被我们引到一起掐起来了。)

掐就掐吧,反正网上掐架又不是真抡板砖闷棍,不至造成华人内部减员,顶多也就十指僵硬
舌头勃起(唯。。疲软),纯当泻火而已亦。

方先生令我感到不爽的地方是在我名字前面加了一大堆定语:“著
名网络作家”、清韵书院的专栏作者,现在在担任《榕树下》“1999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
评委会主任的那一位。

我不知道方先生为什么要加上这堆定语,你是否觉得由这个“李寻欢”来拍你才能够的上你
名人的档次?果真有种“方某手下不斩无名小卒”的大侠姿势?

事实上方舟子的病根就在这里:太把自己当人了。

我真的对方舟子先生的生平逸事所知甚少,只大概知道是一个网络作家,思想家,但是我相
信更多的人知道方舟子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章,思想,学术,甚至也不是因为新语丝,而是方
先生现在俨然成了中国网络的前辈,鼻祖,成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化的代言人。一个显著的例
子,就是方先生嘴唇边缘似乎总是挂着ACT挂着华夏文摘,经常稍稍被刺激一下就忍不住射
了出来。就在回我的那个帖子里,方先生说:李寻欢不知道方舟子,可就是“怪事”了;方
先生说:对这类网文比赛,我不批就是客气的了;方先生说:完全是冲着名作家陈村先生的
面子,我才给他们题了词;当然,方先生还习惯性高潮地说:在当年的海外中文网络......

网络真的需要一个代言人吗?真的需要一个标志式的人物吗?

我的回答是:不!

在我看来,网络空间的真正价值理念基础,是自由和平等。如果自由永远是相对的话,我相
信网络里的平等应该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抽象掉一切世俗名分地位差别,用同质无差异的字
符参与交流。

所以我非常反感你在我的名字前面加上了一堆定语。什么著名网络作家,什么专栏作者,什
么评委主任,都是完全虚妄的(请注意:是你的虚妄,不是我的)。这些耀眼的名词和形容
词过与沉重,你千万别试图用有毒的502胶水往我身上沾。

李寻欢是谁?是一个网人的名字。同样的道理,方舟子是谁,也是一个网人的名字。这就是
问题的全部。

我惊异与你从一个署名李寻欢的百字短贴出发全面攻击清韵书院和榕树下网文大赛的想象力
和战斗力。我是清韵的专栏作者,也是榕树下的评委,但是是否李寻欢走到哪里脸上都刻着
清韵和榕树下的LOG标志呢?当然不是,那是奴隶社会才有的现象,方博士该不会不知道这
点小知识吧?进一步可以推论,就算是我本人使用李寻欢的名字骂了你,也只代表我个人的
观点,和清韵书院榕树下没有任何关系。而你从李寻欢出发,竟然引出了“网文大赛何以公
正”乃至对“中国文学是否有信心”的话题。我再一次对你的想象力表示如滔滔江水绵绵不
绝的景仰。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感到非常无趣。此刻外面的阳光明媚而且温暖,媳妇儿缠着要我陪她
去逛街,我说正跟方先生谈话呢,她说,你怎么这么堕落,跟舟子较什么劲,你不知道他是
个什么人吗?我说你倒说说看,她说了一句话:网络本来是海市蜃楼,方舟子却想靠它收房租。


这句话又让我想起来另外一句出字我的工人阶级老大哥老造反的一句谚语,也是专门送给象
方先生这般网上名人的:牛B再往前一步,哪怕是看上去很小的一步,也会变成傻B。

好了,这会儿您那边也该是深夜了,话短情长,最后劝您一句:舟子,以后没事的话,晚上
早点洗了睡吧。

西安李寻欢
99。12。23
于北京




所有跟贴:
  • 摇身一变成了书商了,都是韩寒郭敬明的老板和祖师爷了 - flyfreely (8 bytes) 2012-01-02, 11:41:13 (639918)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