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25日 环球时报:社会需要方舟子这样的“啄木鸟”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伊犁 于 2012-06-25, 15:27:04: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2_06/25/15530274_0.shtml


引用:
环球时报:社会需要方舟子这样的“啄木鸟”2012年06月25日 08:02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单仁平 字号:T|T2458人参与 91条评论 打印转发
打假人士方舟子因竭力论证韩寒“代笔”,引来韩寒及其支持者的激烈反弹。事实证明,韩寒的舆论支持度很强大,方舟子的质疑方式也并非毫无纰漏,这场笔墨官司反过来给他带来的麻烦比以往的行动要大得多。最近几个月方舟子成了众矢之的,上周末一家报纸用四个版的篇幅载文质疑方舟子的打假方法,将对他的批评推向高潮。

与很多被他质疑的人相比,特别是与韩寒这样有号召力的意见领袖相比,方舟子显然不具有强势。而且随着他“打假”越来越多,他得罪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犯错的机会在增多,牵扯的利益面同样在增多,社会对他的态度逐渐趋于分裂。

我们认为,方舟子有点像中国社会的“啄木鸟”,在中国学术造假成风的今天,他的存在有大的合理性。他未必没有啄错啄歪的时候,但从他过去质疑的准确率看,总体上是不低的。一些名人因他的质疑被迫公开道歉,个别人甚至身败名裂,还有些人因他的挑战变得更加严谨。

方舟子的全部质疑行动都是公开的,并且遵循了一定的实证逻辑。他难免有些“偏执”,对自己行为的科学性笃信不疑。此外,他在以个人之力发起一对一的质疑,偶尔得到一些志愿者的支持。而反过来批判他的人和力量,“联盟”的特点更加突出。

其实中国是很不习惯批评和质疑的社会。不仅政府不习惯,民间力量也很不习惯。很多知识界名人、包括经常批评政府的人士,对自己受到监督或质疑非常反感和不接受,至少在舆论场上,名人们能够理性对待批评的并不多。

方舟子作为职业“打假人”,在社会舆论逐渐分裂的中国越来越难做。他质疑一个人,很容易触动此人背后的“价值观同盟”,他的行动因此遭到更复杂的解读,反弹也变得更加厚重。

中国社会上的造假行为、包括学术造假的情况仍很严重,但打假者越来越少,方舟子大概是硕果仅存的“打假名人”,这是值得社会反思的。

也许社会应当对方舟子这样的“啄木鸟”多一些宽容和保护。他对名人一对一的质疑,当事者必然据理反驳,孰对孰错社会自有判别。如果方舟子明显质疑错了,他的下一次质疑就会贬值,几次下来他就不再混得下去。他的力量甚至他的生计,完全取决于他“打假”的精确度。

此外法律对方舟子“打假”构成强有力的限制,他如果打错了,当事人可以起诉他,借助法律让其付出惨痛代价。现实情况是,几乎无人起诉方舟子“诬告”胜诉。鉴于方舟子的总体弱势地位,社会舆论公器不应直接卷入,帮助方舟子的对立面对他进行打压。

中国所有公众人物都应有接受舆论监督的意识,谁都不应追求豁免。这样中国就会逐渐形成环环相扣的舆论监督链,而方舟子们其实是保持这条监督链完整的一环。当然方舟子也需受到监督,但现在针对他的火力太集中,天平在倾斜,这显然不利于中国舆论多元化的真正发展。

环球时报一直在“方韩大战”中保持中立,今天也一样。我们继续对方韩二人的对错无意见。我们写这篇文章不是挺方舟子,而是挺允许方舟子们依法存在的环境。▲(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