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方舟子判断刘俐俐“也不懂”是冤枉她了。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OldMountains 于 2012-01-17, 15:07:33:

方舟子:“非你莫属刘俐俐说她喜欢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不是十四行诗,一般人读不到。其实她也不懂。英雄双行体不是诗歌体裁,而是英诗的一种韵律形式,莎士比亚的戏剧对白和十四行诗中大量使用,只要读过莎翁原著就会读到。类似于中文诗歌的对仗,这好比一个英国人说我喜欢杜甫的对仗,不是律诗,一般人读不到”

当时刘的话是分别在回答张绍刚和后面另一个嘉宾的。如果象方这里引用所总结的连贯起来,就扭曲原意了。方这里可能凭印象评论,没有再核实原来的视频。

刘并没有连贯完整地说“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不是十四行诗,一般人读不到”。

当时她回答张的“莎士比亚?”,说:“莎士比亚的一个英雄双行体。”“是一个写作形式,是一种诗的写作形式。”她并没有说其为一种独立的“诗歌体裁”。

这时后面的“人生规划师”莫华璋插话,问她说的是不是十四行诗,“sonnet”。刘显然还没有向张解释完,顾不上解释莫的无知问题,只能说:“It's kind of like...”。她没有说“不是十四行诗”。

当然,即使她说了“不是十四行诗”,回答也是正确的。有交集,但不等于。

然后是张说到“文体”这个词:“你说到莎士比亚创制了一个文体叫英雄双行体”。于是刘就顺着解释下去:“不是他创制的,这个是他有写过,但是一般人很少读到过”。

这里张倒是也没错,是可以叫文体。英雄双行体是文体,对仗也是文体。

即使十四行诗里用到这种体,一般中国读者也确实“很少读到过”,因为经过翻译,韵律已经损失了。而且英雄双行体之称为“英雄”,确实也说明不仅仅是归结为韵律形式。其大量用在史诗和叙事诗,有阳刚之气。所以说到英雄双行体,一般是不限制到十四行诗去扯的。莫那个打岔,也只能回答成“It's kind of like...”。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